军阶的事情是定下了主体,还需要在今后一个月内与将府继续完善,军官晋升的主要渠道基本上是从将府剥离,从制度上剥离。
将府从设立,就没掌握过军官晋升渠道。征日序列将士晋升,法司随同核功,将府报功,还有厂卫监督。前线的事情不可能那么公允,但报功这事将府一个人吃不下,也是协商后的结果。
前线只有临时委任,没有提拔一说。轮替回到内陆的将士,都是山东授勋时得到统一提拔,与将府也无实际联系。
在将府没有实质掌握晋升渠道前,从制度上剥离这个权力也不难。毕竟朱弘昭也没有把路堵死,给了将校级别萌子弟从军的渠道。而将府设立虎贲郎也是一种补充渠道,虎贲郎是尉级军官,虎贲中郎校级,虎贲令则是佐军将。
渠道从长远来说绝不能归于一条路,对谁都没好处,兼容并蓄,阴阳互补才是正道。
又涉及到军官退役安排,也要和相府打好招呼。免得像这回一样,两府各行其事,等要安排时连个缓冲的余地
都没有。
继续翻着折子,看到了卢象升的求情折子。
作为一个皇帝,面对折子最简单的处理办法就是当作没看见,‘留中不发’是有历史传统的。
这批折子最重要的事情就三件,第一是建议川陕联合出兵朵干都司,不求一口气打心服,只为放血,不使朵干诸部土司休养生息,更不能让他们完成内部整顿。同时借此训练军队高原作战能力,完成地图绘制工作。
朵干都司、乌斯藏都司中,藏人土司、蒙人土司,各种法王势力,乱的不能再乱。在朱弘昭看来正好是驱狼吞虎,一口气捋顺的好时机。
第二件事情是追究宁夏方面的责任,套西地区并入宁夏,然而套西受灾宁夏见死不救,必须要给与处罚。宁夏这边狠到了什么地步?官府不赈济,还下达封锁军政令文,不许皇室所属的商队给套西卖粮!
侍从司想不明白宁夏这么做图什么?朱弘昭也想不通,不就是想把套西逼反?现在人家没反,你们抓瞎了吧?
第三件事还是战事,调动随南巡而来的轮替兵马去广西,协助广西巡抚王尊德平定胡扶龙阴军之乱。
拿不定主意的事情需要商量,人事任用这类朱弘昭只要自己觉得合适就能立马下决定,有大好处或大坏处的人
事任用历来是最扯皮的,人人都争,误事。
独断专行,能极高提升效率。反正,调轮替回来的军队去平叛,跟打小孩没区别。
提着朱笔,另写了一份委任诏书,任命秦良玉的另一个侄子,秦翼明的弟弟秦拱明统率一营原巴东军团白杆兵南下广西平叛。
巴东军团已经取消编制,于山东打散建制。骨干在,要重建一个巴东军团不难。
秦良玉的大将军想要坐稳,秦家兄弟和马祥麟想要高升,那巴东军团只能瓦解,否则谁都睡不着觉。
川陕联合出兵也不难,只是骚扰侵袭战,为了加重辽王的份量,他以辽王为主帅,加封大都督,平羌大将军,节制川陕所出兵马。
这事也只有辽王合适,两个大省联合出兵,到底是听四川总督王三善的还是征西大将军杨肇基的?从职权、高低来说归杨肇基,可他不想让杨肇基把手伸到川军体系。
王三善也不行,川陕联合出兵是一回事,让川陕合在一起,那就成了另一个麻烦。王三善与陕西总督蔡复一的关系可是很好的,这种事情也要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