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封密折按例还是民生物价,近几日的民间物价变动都有标注,枯燥的数据中朱弘昭慢慢看着,分析着各产业阶层的变动。毫无疑问,南京的房价还在增长。因为昨日下雨,今日继续的原因,城外连夜准备入城卖菜的价格,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不要以为菜贩子没有体系,进城卖菜前,或到了城里都会同气连枝定下一个公认的价格。
第五封密折开始就自由了,以南京各处舆论变化为主。周延儒拜见卢象升两人的谈话、温体仁的小动作之类的,在曹化淳的排序里还在十名之后,算不上什么大事。
作为一个在信息爆炸生活过的人,看这类东西朱弘昭不会有任何的不适或劳累。一天的密折加起来,也就一份晨报加上大半广告的信息量,早饭时间恰好能解决掉。
掌握着各处进度,一些需要他拍板的东西交上来后用印,基本上他就没什么事了。
忙完这些事情,朱弘昭正式更衣,天色也亮了,前往南京武英殿。
抵达武英殿的时候,侍从司已经抵达,曹化淳正安排内侍誊抄有意义的提案,方便讨论。
堆积的议案放在桌案上,朱弘昭落座后翻了起来,很多都是预案,眼前用不上。此时最重要的提案还是兵役策,这是大体系,整个军队军阶、徭役、税制都包含在内的庞然大物。
没有详细妥善的条略,是不能动手的。
军队相对独立,是下手的切入点。先敲定军阶体系,进而是兵役政策、再扩大就是徭役以及税制变化。
南京驻军会操大阅准备工作是一个月,于八月中旬开始,在九月十五中秋节结束。他也觉得九月十五中秋听着别扭,可没法子,谁让他乱改闰月。
整个大明,今年都将过一个九月十五的中秋佳节。
南京大阅后,就要普及新的军阶体系,取代原来的武散阶,新的军阶体系更有层次性,增加军队组织能力。
“哼…”
看到军阶体系的争议内容,朱弘昭忍不住哼一声发笑。
殿下低声议论的侍从、侍中一顿,直到朱弘昭摆摆手示意,才继续议论。
挺可笑的争论,新的军阶体系基本上敲定,现在争议的是名字,是用武散阶这个老名字,还是用军阶来称呼。武散阶、军阶、兵阶、武阶四个名字来回争,人人都拿出
一套策论进行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