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南巡大军启程。
铁轨上,叶向高登车眉头不展,周边各自登车的都是一般神情。一个侯爷,一个国公的后裔,就这么没了,勋戚已经炸窝了。
抚宁侯不仅仅是侯爷,也可以说是预备役的国公爷,人家祖上是保国公,这家子平时是抚宁侯,若从戎立功当代变成保国公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有例可循。
相府每人都是一个衙门系统的头头,除非议事是很难聚在一起的。基本上各人都是一个车厢,一路边走边理政。
今日一早,核心四相就聚在一起,要议的事情多了。
首先是将府的事情,军国大事岂能耽搁?
事情很简单,广西改土归流,有土官不乐意,也有汉官趾高气扬故意苛难之故,导致土民胡扶龙造反,三千余人追随。只是几千人的叛乱,还不放在将府眼中。
关键是,这伙叛军自号‘阴军’,你让明军怎么办?阴军军号在明初时就有,就在这个地区,因为地势问题仗打了很久。
而广东地区已动员乡勇、团练,规模不正常,太大了
,这才是朱弘昭关心的地方。皇帝关心的事情,永远是大事。
广西土司的狼兵,一直是朝廷很看重的一股力量。广西狼兵组成的军团在台湾待了半年,适应水土后又运往瀛洲轮戍。
对于这支军团将府上下看的很重,因为这是一支兵员自小生活在高山密林,穷山恶水之中的,天生擅长丘陵、雨林行军作战,是征南战役的核心力量。适应海运后,将是收复吕宋的关键战力。
调北军南下去安南干仗,一来耗费很大,二来北军很难适应水土。现在,两广地区朝廷控制力属于薄弱。两广总督何士晋也有些扛不住,请求调新编闽军入粤,协助镇压。
本来还有一支新编的闽粤军团,这些人天生适合海运、海战,也适合瀛洲地区的山地战,双方气候、地形类似。可征日战役的顺利,这支军团也就失去了作用,军费吃紧一顿精简下来,只有一个骨架万余人。
同时,北洋、南洋常设水师军团除了南洋主将是闽粤人之外,兵员多是山东人或渡海抵达山东的辽人,闽粤地区的人不满意。他们对东南水师的渗透是有传统的,这个传统丢失意味着什么,东南海商很清楚。
不安分的所谓豪杰,更是不满。水师是他们的唯一的从戎出路,然而朝廷根本没有给他们喝汤的意思,谁能满意?
然而闽粤排外,贸然调北军前去轮戍,引发的军民冲突将是不可预料的。说不好,会爆发规模数万的械斗。
这种排外,秦良玉这种老级别的将领深深的清楚。以李成梁时期的辽镇为例,一年内换了八个辽镇总兵,外地将领去了都是因为家丁械斗问题不得不离开辽东,为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
谁都压不住,国朝悍将杜松去了两次,两次都待不稳自己请辞回乡。有一次万历皇帝不答应,杜松直接一把火烧了粮储,当了一天和尚才被论罪入京离开辽东。
这是左相将府的事情,其次是右相钟羽正的事情。
江口闹剧因为抚宁侯朱国弼的惨死而宣告终结,南京镇守大将军陈策已将复社一干人等囚禁在南通州,等待朝廷处决。要杀要放归朝廷来处置,双方都死了人,还死了一个侯爷,涉及人命的大事,必然要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