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澳门(二)

大明宗室 孤君道 955 字 9个月前

不久后嘉靖皇帝朱厚熜抵京即位,登基后第三天,就收到了“满刺加国”王子的诉状,细陈了“满刺加国”遭葡萄牙平灭的经过,请求明朝助他复国。朱厚熜虽然对“复国”毫无兴趣,但礼部尚书毛澄认为葡萄牙人在广东“久滞不去,有觊觎之意”,引起了明朝上下的警觉。

而广东御史邱道隆那份被朱厚照留中的奏折,更令朱厚熜阅后震怒。正德十六年八月,朱厚熜下旨,命广东地方官驱逐葡萄牙人,先前曾收受葡萄牙人贿赂的镇守太监陈伦等人也被下狱。消息传出后,葡萄牙船队首领卡尔佛立刻将舰队集结在屯门岛,企图负隅顽抗。由此,揭开了中世纪东西方之间第一次海上较量,屯门海战。

先礼后兵,奈何葡萄牙人自觉的炮舰厉害,于是首战督战的御史汪鋐身先士卒,奈何手底下的兵是不满编的三流卫所军,故而失利,随后造火船五十艘,汪鋐还怕不够,又派人交战时潜水凿船。

葡萄牙炮舰打没了,自然就成了刀下鬼。

“凡遇佛郎机人,皆杀之。”

战后收复屯门岛,四千明军在广东南海地区撒下大网,全力搜杀漏网的葡萄牙人,先前牛气哄哄的葡萄牙首领

卡尔佛,仅带几十名残兵藏身于附近岛屿中,后上帝保佑沿海飓风大起,明军随即停止了对葡萄牙人的搜捕,在尽毁掉屯门葡萄牙工事后撤兵。

卡尔佛等人这才逃过一劫,狼狈返回马来半岛。战后,明朝政府诏令东南沿海各省水师:“遇佛郎机船可立毁之,遇佛郎机人可立杀人。”

这是非常严酷的命令,哪怕是与叛军交战,也有不得恣意杀降的底线在。如盐枭之类必死的人,也没有抓住就杀的说法,要经过地方审问后才能绞死。

东西第一次交流,就是这种情况,文化思维不一样,一方自大看不清另一方也不在意另一方,反应迟钝;另一方更自大,将对方看成可以随手可灭的南洋小国。

汪鋐大捷后又建议效仿西夷火器,后来步步高升成为嘉靖前期的兵部尚书,掀起了明军大规模仿造、研发火器的风潮,在北方战场大放光彩。

屯门之战后,受挫的葡萄牙人并未死心,相反却干脆对明朝撕破脸,露出强盗面目,不再假惺惺的遣使入贡,开始筹谋对明朝的下一轮武装入侵。

在经过了精心准备后,嘉靖元年九月,葡萄牙人别都卢率五艘重型战舰和一千多名士兵再次抵达广东。和一年前的屯门之战相比,这支葡军船队更加庞大,装备更加精

良,士兵更是挑选了常年征战的老兵,葡萄牙历史学家巴罗斯记录说:“这次远征的伟大目的,是为了在南中国海获得一块永久的领土,从此垄断东方的丝绸瓷器贸易。”

怀着这样的伟大目的,葡萄牙人这次直扑广东新会,但汪鋐早有准备,早早的为葡萄牙人扎好了口袋,葡萄牙舰队刚到广东新会县西草湾,明朝广东水师就已将他们包围,此时明军已经装备了葡萄牙人的佛郎机铳,火力上不弱于葡军,明朝战船更发挥了机动性强的优势,早早的切断了葡萄牙舰队的后路,经一番激战,明军缴获葡萄牙巨舰两艘,生擒葡军首领别都卢,随后葡萄牙舰队不服输,又派舰队来抢人,明军迎头痛击,再次击败葡萄牙舰队。  战后,朱厚熜下诏,命将被俘的葡萄牙人全部斩首,其头颅挂在广州城楼上示众。比起之前的屯门海战,这次葡萄牙人败的更惨。

葡萄牙人的连番入侵激起了明王朝恼怒,明王朝一面整顿水师更新装备,沿海驻军开始普遍装备葡萄牙人的佛郎机铳,一面则又厉行海禁之策,嘉靖三年朱厚熜下诏,严令广东福建浙江三省加强巡逻,禁绝一切沿海边民同海外的贸易。

甚至大行连坐法,规定“沿海军民,私与贼市,其邻

居不举者,连坐。”机关算尽的葡萄牙人,在抵达中国沿海的这最初十几年里,先是冒名顶替骗贡品被“穿帮”,继而张牙舞爪入侵,又被打的头破血流,所谓“垄断东方丝绸瓷器贸易”的“伟大目的”,却还是黄粱一梦。

葡萄牙人并不甘心,坑蒙拐骗骗不过,武装入侵打不过,干脆就同明朝打起了游击战,效仿长年侵扰中国沿海的日本倭寇,在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大肆劫掠,每到一处皆“屠戮村镇,劫掠府库,掳掠人口”,而当明朝军队到来时则打一枪就跑,干起了刀头舔血的强盗买卖,甚至福建地方志还记载这些佛郎机人经常“烹制婴儿为食”,可谓是丧心病狂的凶残强盗。

可他们想要的是贸易品,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于是葡萄牙又去日本九州,接触到了萨摩岛津氏,随后南蛮人的舶来品,尤其是铁炮迅速成为日本战场的宠儿。

可日本又那么远,又打成一锅乱粥,自然比不上大明这个稳定的,贸易品精良、又富裕的大肥羊。

可硬的,不管是快刀还是钝刀,都不顶事,前辈一层层躺下的尸体就是前车之鉴。可又该怎么办才能在大明身上钻个孔,好大口的吮吸这甘甜的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