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年间东南闹倭寇,北方闹鞑子,打的一团糟。
葡萄牙人又和同行倭寇搅在一起,上岸后人家倭寇换身皮就是顺民,他们怎么换?于是大规模的葡萄牙人就如此时荷兰人一样,不能上岸就在周围岛屿上扎根,可还是被抄了老窝。
我们就想发点财,怎么就这么难呢?
在葡萄牙人到来中国前,澳门只是隶属于中国广东香山县的一个小渔村,明朝以前,澳门见诸于中国历史书中的大事件,当属宋末张世杰在此抵御元兵。对于明朝来说,这只是天朝治下的普通小村。而葡萄牙人最早知道澳门,是在正德年间他们抵达中国沿海时,当时的葡萄牙船队,曾把中国大陆沿海的岛屿绘制成海图,而后详细研究,确立了他们的侵占目标:首选双屿岛,其次福建横屿岛,再次,才是中国广东澳门。
在双屿岛之战后,原本刚刚在中国大陆站住脚的葡萄牙人,随即陷入了被明王朝的搜杀之中,嘉靖中后期十余年,葡萄牙多采取和倭寇合作,可皮与倭寇不一样,很多时候倭寇败了就换身衣裳,他们怎么逃?越发难以为继,严峻现实下,他们不得不改变政策,开始采取贿赂拉拢明
朝沿海官吏的方式,以图得到好处。
于是,一群葡萄牙船队停泊在广东香山县沿海,谎称自己是东南亚国家入京的“贡使”,请求借地曝晒船上的货物。同时他们大笔白银贿赂了广东海道副使汪柏等人,最终骗过了中国官员,得以窃据澳门。事实上,葡萄牙人来时,明朝广东政府就知道他们的身份,早已严加戒备。
之所以允诺他们暂居澳门,一是因为此时汪柏正集中兵力搜杀日本倭寇,不愿横生枝节,二是此时大明正面临两线作战,北有蒙古骑兵侵扰,南有倭寇肆虐,东南沿海遭荼毒的结果,就是占明朝赋税大头的南方赋税锐减,如此局面下,明朝中也有人提出放松海禁,分化瓦解葡萄牙人,通过与葡萄牙人的贸易解决财政困难。因此葡萄牙这次的得计,也是顺理成章。
葡萄牙人入住澳门后,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曾经奉公守法,一面每年缴纳大笔的租金,一面在澳门当地设立集市,与沿海边民进行贸易。与双屿岛时期不同的是,此时明王朝已经很懂经济规则,但凡是往来货物交易,皆要向福建市舶司缴纳赋税,否则将罚款扣船,加上葡萄牙人每年大笔的租金,一时间广东地区赋税激增。
同时为表忠心,葡萄牙人还出卖了一直和他们合作的海寇何亚八一伙,帮助明朝剿灭了这股横行东南沿海近十
年的海匪。得意洋洋的汪柏在给明王朝的奏折里也借此表功,说“以贼平贼,今见功也。”
但从嘉靖三十六年开始,葡萄牙人就越发的不老实了,他们开始在澳门当地建楼盖房,甚至驻扎军队,将澳门变成他们永久的定居点。因他们每年大笔白银孝敬明朝当地官员,因此上下“皆不问”,不到十年,澳门当地就“筑室千所,夷万人。”
俨然成了中国大陆的国中之国。这期间他们坏事也没少干,比如大量拐卖人口,诱骗当地人入教,广东百姓称他们为“拐孩匪”,而随着实力的日益扩充,葡萄牙人野心又起。如果说此时的大明朝是澳门的房东,葡萄牙人只是澳门的房客,那么此时的葡萄牙房客们,已打起了鹊巢鸠占,据澳门为己有的念头。
葡萄牙人的最早挑衅,发生在嘉靖四十三年一月,这一年,葡萄牙人在澳门新落成的天主教堂上,俨然挂起了“圣母踏龙头”的塑像,意在把中国踩在脚下,此时被广东当地儒生告发后,引起明朝地方官大怒,曾遣使质问,但被葡萄牙人“拖”字当头,一面答应立刻拆除,一面却久拖不办。
此外,葡萄牙人更明目张胆,驱逐明朝派往澳门的市舶司官员,拒绝缴纳该年的租金和税收,此时的明朝正是
平倭的关键期,特别在意葡萄牙每年缴纳充做军费的银子,如此一来自然大怒。明朝两广总兵俞大猷雄心勃勃,葡萄牙人倒霉撞到这位手里了,欲一举将当地葡萄牙人剿灭。
明军先行行动,派水师将澳门沿海外围封锁,进出澳门船只一律扣押,随时准备发动攻击。这一来把葡萄牙人吓坏了,深知大明朝不好惹,连忙求见明朝广东海道副使莫吉亨,先诚心悔罪,又给大笔金银孝敬,接着主动提出,不但补缴往年拖欠的租金,更把之后每年的租金和税收提高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