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卫所冗官

大明宗室 孤君道 2049 字 9个月前

左参将,王玺与鲁鉴品级相同,却矮半截,难于调遣鲁鉴,向朝廷乞解自己的兵权。

到后来,朝廷为了避免这些麻烦,调派总兵、参将时,都会加上都督或都督同知官职,方便压服九边卫所军。

也幸亏朱以溯是宗室,名义上来说卫所军世袭军官祖先都是朱家的属下,朱以溯这才能镇得住东路各卫所。然后根基稳定后,搬出国法大肆诛杀,东路卫所军制得以振兴。

不仅仅是卫所军恢复战斗力这么简单,还代表着原来的卫所衙门内种种冗杂官员被朱以溯连根拔起,罪行严重的杀袭职者夺世职,轻的也是剥夺家族世袭之权或降低世职。

东路的世袭军官经过朱以溯的清洗,留下的要么心向朱以溯,要么保持中立却本事过硬的。那些没本事还跳的高,有本事跳的更高的,都被朱以溯拍死了。

朱以溯被毒死,背后不仅仅是大同西路将门那么简单。而是除了大同东路以外,其他四路世袭卫所军官出身的将领、或掌卫所事的佥事都或多或少的参与了。

他们低估了朱弘昭的报复手段及拉拢手段,也低估了东路将士的愤怒和战力。于是朱弘昭临走前,将西路最鼎盛的麻家给洗了,李墨轩将西路近半将门洗了,随后东路

将领接连两次获得突击提拔,全面掌控大同。

上有朝廷天启皇帝的暗示,而宣大总督崔景荣因朱以溯被害死而保持沉默,镇守太监刘时敏心怀怨恨故意纵容下,于是东路旧将将整个大同镇有嫌疑,或不合格卫所世袭军官家族给洗了,使得大同卫所军制全面振兴,恢复明初官职与袭职人数相符的局面。

大同卫所世袭军官家族就是前车之鉴,得到血的教训后,宣府镇的卫所官老实了不少,赵率教与渠家祯入驻宣府镇,这些卫所军官归还田地的还田地,本事不行的也自己退了下去。这些人还想着好好教育子弟,让他们能跟着振兴的卫所军制一起发达起来。

宣大一体两面,对这些识相的卫所世袭家族,大同系将领选择包容。

而现在解学龙主张一举裁撤四分之三的世袭武官、三分之二的文官,这个提议惊世骇俗,大家也就是凑热闹吵吵,不会有人当真。谁敢这么做,整个朝廷就没了…

现在朝堂里的人还想不到,崇祯皇帝继位后,因为废了厂卫自断手脚,搞的国家连税都收不上来。不能开源那就节流吧…

可地方文武关系错杂,谁能动他们的蛋糕?

既然官不能裁,那就裁汰地方胥吏衙役吧,于是刚当

上驿卒没多久的李自成失业了。然后跑到甘肃镇当兵,被参将王国赏识提为把总。

后来九边欠饷都在闹,李自成带人砍了王国,逃了。没多久,秦地因为大旱,米价涨到每石五两银子,于是很多从边军退役,敢操刀的家伙都造反了…

值得一说的是张献忠,这位在延绥镇投军当了个小军官,犯了杀头的军法要行刑。正好王朴的老子王威作为总兵官路过,见张献忠身体修长,胡须修的很漂亮,总之就是感觉这个犯事的帅哥面相不俗,认为这么死了挺可惜的,于是把张献忠给放了…

后来,张献忠和李自成都在闯王高迎祥麾下担任闯将,高迎祥死后,他的外甥李自成接替,而张献忠率部自己去谋生路。

李自成和张献忠,他们相互是看不上对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