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院医官良莠不齐,多有昏聩、无能、裙带医官。臣弟在宫中研读各代记录,觉得这太医院必须进行整改。医生就是看病的,要根据病情对症入药、大胆下药才是好医生。那些怕事情,明知病症却担心惹祸上身不敢医治的太医,无能占居紧要位置的医官,比之徐逆、建酋还要可恨千百倍!”
这个朱弘昭不敢举详细的例子,天启也不需要他去举例子,很多正值壮年的皇帝病死,都有太医院的责任。
太医们宁愿拖,也不愿下药治病。不是他们彻底无能,而是不敢,或者别有用心。
最近的例子就是光宗泰昌皇帝,宁可相信太监的泻药泄去春药药力,也不吃太医的药。后面情况紧急,还是宁死不吃太医的药,宁愿吃个来路不明的‘红丸金丹’…
“齐王有何良策?”
“臣弟岳父兄弟二人懂医术,读书半世连个童生都考不上,臣弟想为岳父大人谋个前程。若皇兄怜悯臣弟一番苦心,可让臣弟岳父兄弟二人进太医院。不求他们治病,只求他们能将太医院整顿,使之太医院能更好的为皇室服务,使皇室子嗣繁荣。”
按制太医院院使一人正五品,院判二人正六品,御医十人正八品。实际上御医人数此时高达三十余人,却没几
个有用的。
天启垂目盯着桌上茶碗,齐王一片苦心他确实感受到了。
御医不是那么好当的,出个事情齐王必然受到牵连。这个建议是冒大风险的,他非常感动。轻呼一口气,道:“如此,太医院就交由齐王整顿裁汰。齐王,还有什么建议一并说了,难得啊…”
摇摇头,如释重负,朱弘昭笑道:“就这三条,此次出征西南若一切顺利,臣弟兴许还能赶上太子百日酒。”
天启也笑笑,笑的有些疲惫:“那就预祝齐王旗开得胜,若齐王能赶上这次满月酒,朕加封齐王为太子少保,封李家姐妹为齐王二妃。”
“皇子泰安健康国朝根基方能稳固,臣弟所求不过社稷安稳,旁的臣弟应有尽有,若有所求的话,也只是将来子嗣的事情。”
天启微微点头,挤出一丝笑容道:“朕可以保证,将来李氏姐妹所诞之子,各封一子为亲王,余者皆为郡王,不使齐王为难。当然了,齐王也别生出十几二十个。”
随后老魏带来味道浓郁的荤菜,朱弘昭与天启边吃边聊,再次交流西南诸官的处置底线。皇帝允许齐王在西南战场处决文武官员,武官三品及以下,文官五品及五品以
下都在朱弘昭处置范围内。
而这些以上的官员,必须通报内阁、六部、三法司议罪由朝廷处置。
西南战场必须要解决,解决的越早,朝廷的元气才能尽可能的保住。
齐王当夜离去后,老魏被天启狠狠警告,老魏汗流浃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