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三件事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660 字 9个月前

天启皱眉,疑惑道:“进士之中又有几人知兵?”

“每科三百进士能有十人知兵,就足以压制将门。武进士虽是进士却徒有其名,况且有将才也没几个有帅才。自古将将之人,目不识丁又有几个?”

明白了朱弘昭的意思,一是告诉他卢象升这人可以领兵,二是让他早作准备。只要进士们能领兵,能镇得住场子,那天启的底气自然就足。

天启摸着下巴,细细沉思。

还有些话朱弘昭没说出来,他只是给皇帝提建议,不是去教皇帝该怎么做。比如选哪些进士督兵,也是有讲究的,比如卢象升,祖父是知县,父亲秀才,就是传统的耕读传家出身。

平民出身的进士能吃苦,否则也考不上进士。只有这样的进士才能放下身段与士卒同甘共苦,才能督掌兵权。

其后朱弘昭说起了第二件事,神色有些拘束:“第二件事情有些刺耳,皇兄若能听,臣弟就说了。”

“尽管说,朕又不是听不进话的昏君。”

深吸一口气,朱弘昭缓缓道:“臣弟起于民间,民间生活疾苦,物资贫乏。每家子嗣诞生夭折十中有二三,为何宫中一切应有尽有,天潢贵胄夭折会高达七成!臣弟每次沉思,就如锋芒在背,不敢细想。”

“而国朝至今鲜有正宫嫡子继承大统,民间早已传为饭后谈资笑柄…”

天启的脸色阴了下来,闷声道:“这是朕的家事!”

“皇兄,臣弟是皇兄的臣子也是弟弟。皇兄待臣弟如

亲弟,皇嫂待臣弟如子严加教导。说句逾越的话,皇兄的家事就是臣弟的家事。臣弟在宫中一日,就见不得奸邪小人兴风作浪,拿皇室贵胄性命为玩物!”

朱弘昭站了起来,双拳捏紧嘎吱作响,眉宇间满是杀气:“皇嫂正宫能诞下嫡子,这是多少年鲜有的大事,足以记载史册!若出了问题,徒让后人笑话!为皇室颜面,所以臣弟在一日,就要保皇后母子平安。”

天启目光阴沉,他兄弟七个,现在活着的就他和信王。

朱弘昭继续说:“曹少钦曾拜师大同镇守中官刘时敏,刘时敏是臣弟之师。故而臣弟才说动皇嫂让曹少钦掌坤宁宫诸事,但曹少钦一个寺人做事虽细致,却无多少胆量又孤掌难鸣。若皇兄心疼皇嫂,请以臣弟伴读阎应元扮作小宦官于坤宁宫洒扫行走。”

天启闭目,他知道想害皇后有能力去害皇后的人会是谁,年幼的时候,他曾信誓坦坦哄那个女人,要让她做万贵妃第二。可惜,最终还是他负了她,甚至连她入住宫中的待遇都保不住。

那是一个傻女人,天启想着叹息。连入宫四月的齐王都看出来了,他还能再说什么,咬着牙道:“准!”

朱弘昭松了一口气,继续说:“第三件事是太医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