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以溯字正源,与孙传庭交好。孙传庭知道朱以溯还
有一个儿子由家中老仆管教,而朱以溯在外任职教书,偶尔游学于太原府。
“未曾想伯雅竟与朱参将相识,这事还要从六月谈起。”何知州如数家珍,将朱以溯上疏宗人府求职垦戍边防,被先帝万历皇帝褒奖授予大同镇东路天成卫新平堡千户所之职。
然后又是朱家父子因为婚事打赌,朱二哥三日抄录十三部书之事,以及立志改名一件件绘声绘色讲出来。
接着说起后来的事情,何知州也不清楚,笼统说道:“朱参将北上时有锦衣卫护卫,半途遭遇马贼袭击。这马贼乃是天成、镇虏二位破产军户,由东路参将麻承宣家中家丁率领,劫掠过往商旅着实可恨。”
“最可恨的是这些乱臣贼子胆敢袭击宗室,所幸朱参将一行人马稍众,又有过往义士相助,击败了这马贼。可乱战之中贼寇发箭,而朱弘昭孝行无双替父挡箭受伤。”
孙传庭听到这里目生怒焰,何知州也是因才因孝而看重朱弘昭,说到这里眉头也皱了起来,眉头舒展又说:“先皇闻之震怒,怜惜麻贵先功,免了麻承宣死罪,由朱参将代职。还以中官刘时敏为大同镇镇守中官,以教导朱弘昭学业。而这神童朱弘昭,孝行感天,先皇授其骁骑尉、赐斗牛服。”
轻呼一口气,孙传庭道:“何公有所不知,朱正源长子少年而折,父母与老妻先后病亡,这仅剩的一子可是朱正源唯一的家眷。若这二郎不幸,正源兄绝不会独存于世。”
“老夫虽来代州赴任三载,也知朱参将往事。考取生员后,先后五次科举都因在孝而罢考。这等孝行,着实可为天下表率。老夫常常在想,这朱弘昭如此神异纯孝,或许也是朱参将孝行动天所致。”
天人合一是正统文人们信奉的观点,流行一时的王学知行合一却被打压的极惨。信奉天人感应的何知州,对朱以溯有一个如此优秀的儿子,下意识的就脑补出前后因果关系。
两人又谈了一些边镇的事情,大同府也是大同镇,府城各路牛鬼蛇神都有。孙传庭初入官场不足一年,有些地方确实不太懂,需要何知州讲解分析。
当夜返回城中驿馆,张氏研墨,孙传庭提笔酝酿,良久之后动笔:“正源兄亲启,闻兄父子戍守边塞,壮志令弟惭颜。弟不知何故擢升大同府同知,无心于此闲职终老。若兄不弃,弟愿辞官与兄共戍边塞。弟孙伯雅,盼兄早日回复。”
孙传庭是一个胸有沟壑的人,这样的人也有傲气。不
愿意被那个不明身份的人牵着鼻子走去当一个闲职同知,朱以溯贵为参将之职,给了他一条明路。
他是进士身份,若去带兵,能带住兵,只要不出篓子,这官职自然青云直上。
年青的张氏秀眉轻皱,看了眼留着两撇胡须的丈夫,有心劝谏。但这是丈夫的心病,北上的路途中因为这个同知的官职愁眉不展。现在了断,或许也不是一件坏事。
只是边塞苦寒,又有兵火战灾。
但丈夫已经做出选择,贤惠的张氏舍不得清闲有身份的同知夫人生活,也不能阻碍丈夫的选择,能做的就是跟着去一起守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