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高杰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756 字 9个月前

七月时山西平阳府因暴雨导致汾水决口,这时刚收了夏粮,不少人家房屋连同粮食都被洪水冲了去。

一边还要缴税,可房子粮食都没了,活都活不下去,拿什么去缴税?一条鞭法虽然废除,但地方上还是统一收银子做税。如今想缴税,只能卖儿卖女,可卖掉缴了税,受灾百姓还是活不下去,怎么办?

只能向大自然讨饭吃,山西这个地方本就是人口大省,人多地少。数万灾民有的投靠亲戚,有的索性弃了自由民的身份和所属地契,跑到大户那里当佃户。

说起来朱元璋一家子在元末也是佃户出身,还有欠账。一家子东跑西跑躲避催帐的人,还要寻找地方大户当佃户,颠沛流离顽强生活着。

剩下的灾民有的去了山里讨饭吃,有的干脆要么投军要么做匪,只有两万余人拖家带口在平阳府几个县城外抱团,眼巴巴等着城中救济以及知县能上书天子免去今年的赋税。

免去赋税是仁政,可知县的政绩就完了。这是河道决口引发的灾祸,到时候上面追究起来倒霉的人有一大串。这件事情朝廷压根就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是敷衍交由地

方处理。

短短时间里挂了两个皇帝,红丸案、移宫案都是火药桶,引得东林党和其他各党厮杀。这种关乎执政路线的战斗,是不死不休的。几万百姓而已,哪能比得上大明千万百姓重要?

两个月时间过去,天气渐寒,灾民们每日都有饿死病死的,人数不少反多。因为山里刨食的那群人没得吃,只能跑到山下县城。

孙河领着五十名兵丁南下,顺汾水乘船而下,沿路打听粮价,企图买到最便宜的粮食。

“奸商!”

听了太原府城的粮价,孙河脸色阴寒。三月前收粮一石是八钱银子,如今涨到了一两三钱,一石粮食整整涨了五钱银子,就是半两。

估计开春后,青黄不接之际,这粮价可以飙升到二两,升到三两也不足为怪。

三艘船顺游而下,船舱里孙河根本想不通:“三月前收的粮,这才多久时间,粮市不缺粮,怎会涨这么高!”

他预期的是一石粮食一两银子,这是他的底线。否则带着流民北上,可能会缺粮。

从太原府回来的刘良佐摇着扇子,讽笑道:“孙大人

有所不知,这太原府确实没了多少存粮。此地产粮,粮食却是不足。”

“秀才,别卖关子,有话直说。”

“大人可知塞外一石粮食价值几何?一石粮食卖的钱多,还是酿的酒卖的多?除去贩卖到塞外酿酒后,太原府确实没有多少存粮。据说,年年开春,晋商会南下运粮北上填补所缺粮秣。”

孙河听着目生寒光:“该死,竟给鞑靼卖粮!”

刘良佐摇扇轻笑道:“孙大人又错了,这给北虏卖粮是朝廷默认的。否则年年都有大批粮食出关,朝中诸公怎么不知?如今北虏日子也不好过,听说几年前一场雪灾,冻死牛马百万。若不给他们一条活路,这些饿疯了的鞑靼势必南下寇边抢食。”

不习惯刘良佐这说话方式,孙河冷哼一声道:“这水真他娘深!秀才,咱不扯这些远在天边的事,说说,你有啥法子买来便宜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