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万事开头难,这一切还要从这个庄园开始。
浪费了一沓草纸,终于画出满意的基建图纸,就找来赵期把修建庄园的事情给赵期说了。赵期认为庄园不如戍堡安全,却还是去做了,可能修好后朱弘昭也不会去住。毕竟这新平堡确实小了点,若有一天参将之职没了,这个庄园可能就是朱以溯父子最后的家底了。
赵期带着人去视察,夜里向朱以溯报告。朱以溯也不喜欢嘈乱闷热的新平堡,外面修个庄园也好,大手一挥批了五百两银子。
基本上修这个庄园的劳动力是免费的,所需砖石木料也可以派军户乃至是战兵去当伐木采石工人,各地方卫所军官也都是这么干的。让军户出去做工,免得因为他们夺了田而饿死。顺手,还能当当包工头克扣一下出工的军户。
剩下的时间整个新平堡陷入一片忙碌,朱以溯抚平千户所内部,和两卫高级军官维持基本的和睦。开始补齐千户所所缺的军额,并挑选得力者充任百户。
只有五品千户任职还需要经过兵部考校,可这是明初。百户之职卫所内部就能任免,要做的就是给五军都督府、兵部打表而已。
热热闹闹的马市终于停息,朱以溯什么都没做,除去必要的分成,他剩下了四百二十头牛。除了期间有人孝敬外,近一半是他掏钱买来的牛。
这是草原上的牛,想要用他们耕地还需要驯化。如今冬麦播种就在眼前,并拢卫所内部的百来头牛,一起发下去进行驯化。
这些牛三两银子一头,拉到南边一头正值壮年的牛也能卖个七两银子。几乎等于一个婢女的价钱,或许有时候还可以卖的更贵一些。
这也是正常,牛就是最基层的生产力代表。有没有牛
,就代表着能不能把地犁开。若用人力,活活累死,一天也不见得能犁开一亩地。
明朝一亩地约六百平方米,一百亩就是一顷地。
七月二十八日,朱弘昭看着家丁驾驭黄牛开垦庄园外土地,看着都着急,这效率太低了。
一头牛一天撑死也就犁开一亩地出头,这地荒废时间久,再次开垦难度就大。而牛更是干两天休息一天,似乎比人还要娇贵。
朱以溯也想买更多的牛,还有闲钱,可北面这次运来总共约五千头牛,各地商贩不仅自己买,还要帮各地缺牛的大户贩牛,用牛大户有不少是各地藩王。
能买下四百头牛,朱以溯已经尽力了。牛就是生产力,可以源源不断将土地肥力变成粮食变成钱,是抢手货,从不会有人嫌牛多。
今年四百头,明年四百头,牛还能生牛。朱以溯并不气馁,熬过今年,可能以后新平堡就不缺耕牛了。
“公子,大同府四百里加急来报!参将大人…”何冲单骑而来,滚落马鞍摔倒在地,喘着大气脸色苍白无神:“参将大人看了邸报,当即就晕了过去!”
朱弘昭脸色一白,如果朱以溯出了意外,他这大好基业可就废了。更担心这个父亲出什么意外,带着一伙人急
速赶往新平堡。
参将府内,一片哀鸿。
朱以溯脸色青白无血色,失神落魄很是哀伤,眼皮子抖着,将邸报送到儿子手里。
翻开一看,当了四十八年皇帝的万历驾崩…
朱弘昭心一沉,最大的靠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