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缟素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875 字 9个月前

郭谅沉默,和大多数人一样,郭谅也认为朱家父子要勾起军户只是做个门面,做样子交差的。如果真的大规模军屯,以朱以溯如今的圣眷,可能明年新粮产出后,就能升掌镇虏、天成二卫。

到时候军屯规模更大,那么这将会是一场灾难!

朱弘昭一个小小少年都有这般血性,他自幼习武,难道就没有血性?

郭轻言打量沉默的二人,默默收好棋子,抱着小棋桌走了。

郭谅挥了挥手,两名侍立在院内的家丁退了出去。孙河撇撇嘴,给了刘良佐一个眼神,也一并退了出去。

长出一口浊气,郭谅盯着朱弘昭眼眸道:“公子还有一点未明,这边镇若能粮草自足,满朝诸公如何自处?”

朱弘昭神情不变,眼眸却是缩了缩。

以前明朝收税收的是粮食,从南往北运,虚耗极大。为了减轻运粮压力和损耗,就让各地富商在边镇组织民屯,用产出的粮食代替盐税交换盐引。

没多久边塞米粮积仓,粮市供大于求,一两银子能买三石粮食。再后来取消了边镇粮食换盐引的政策,他读到

这里还骂朝廷愚蠢,原来深意在这里,宁愿把边军饿着,也不能让他们吃饱!

为的就是拿银粮这道枷锁控制住边军,用经济手段!哪怕增大朝廷压力也在所不惜,这帮文官着实可恨!

同样盯着郭谅星亮眼眸,朱弘昭一字一顿:“恳戍边塞是我父子使命,若不做,那就是欺君!不仅如此,我与我父还要练兵,练出一支精锐!若郭大人担心他们清算,我向家父求情,调郭大人回家乡太原。告辞!”

“公子留步!”

说罢拿起毡笠要走,却被郭谅喊住,郭谅苦笑道:“参将大人报国心切,难道我郭谅是那种贪慕权势,胆小怕事的鼠辈?公子安心,卑职即刻起就着手此事,还请公子调拨甲杖辎重。”

他是聪明人,没提军屯的事情,军屯要种冬麦还有一阵日子。眼前这段日子,就是所谓的农闲,不借机不练兵还能做什么?

“如此就说定了,新平堡兵甲器械不足,我就去大同府找镇守太监刘公调拨。”

朱弘昭回头露出一个笑容,戴上卷边红缨毡笠,出了百户府邸。

看着他小小背影,郭谅翻翻眼皮,转身阔步走向房屋

府外,一帮少年狗腿子躲在墙角阴影下吃着瓜果,孙河最机灵,牵着牛绳过来迎朱弘昭登车,同时笑道:“公子,那处地方小的找堡里老人问过了,老人说只要不是暴雨,这西阳河不会发生洪灾。”

朱弘昭要在河边修建庄园,这个没啥奇怪的,奇怪的是竟然挑了个河道狭窄,河水湍急的地方。这孙河是南人,对水患天生敏感,刚刚出来就拉着一个路过老叟询问了两句。

“很好,回新平堡。”

朱弘昭心事重重,登车懒洋洋躺在竹席上,毡笠扣在脑门挡光。孙河登车,挥起牛鞭给了一众还没休息够的少年一个严厉眼神,驾着牛车走了。

一帮少年哀声,很苦逼跟着牛车步行。他们中有战兵体系挑出来的少年,也有卫所里世袭军官子弟。

别说朱弘昭这个有圣眷的嫡子,就连朱弘林这个庶子身边也有一众少年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