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军屯起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748 字 9个月前

宫里的小宦官也有翰林院派人教导,这些人纯粹就是一副放羊的心态在教育,哪会用心教导这些小宦官。难道进行精英教育,让这些小宦官文武皆通,成为文人阶层的大敌?

明初的时候还有太监领兵,但后来随着宦官将领曹吉祥谋反、促成土木堡之变的王振这些事情积累下来,宦官阶层和兵权就彻底宣告分手。

武勋贵戚折损在土木堡,这样一来朝中兵权归于文官。这也是文官阶层所追求的,虽然不是很懂兵,自己握着坏了也好,总比让其他人握着兵对他们造成威胁要好得多。

朱以溯一听儿子说自己不懂军略,心中只是发笑,这小子竟然和刘时敏玩心计。捂着疼痛欲裂的额头,朱以溯道:“刘公,己未科代州进士孙传庭出身镇武卫、昔日与我相友善。其人性格沉毅,多谋善断,军略兵法娴熟于胸。如今我儿要学军略,还望刘公助力成全。”

孙传庭是谁?刘时敏不知道。每三年就有三百名进士,他能记住前几名就不错了。就扭头看向朱以溯问:“如今这孙进士于何处供职?”

“月前曾有书信报喜,其初任永城知县,因才干闻名又被调往商丘担任知县。”

朱以溯面对刘时敏有些放不下脸面,算起来他也是刘时敏部属。只是他是朱家子弟,自诩血脉高贵。而这刘时敏虽有清名,却是阉人,天子家奴而已。

刘时敏沉吟道:“半年里由下县调升上县,想来也是有真材实干的。书生口中的军略兵法做不得数,不过为二郎启蒙还是可以的。老夫家中有辽镇老卒三十余,这老卒屡历大战,虽粗鄙,一身经验却是拿命换来的宝贝。”

孙传庭…

朱弘昭咽了一口唾沫,这可是明末大牛人啊!

他竟然是自己父亲朋友?上次说的那个升职的姓孙该不会就是孙传庭这牛人?这一刻朱弘昭大脑一片空白,有这么个牛人当师傅,还愁以后没安全吗?

那头刘时敏还在说:“我刘家也有些人脉,花些功夫能从南京守备大营里找三两员不得志的军将不成问题。陛下将二郎托付给老夫教导,这是对老夫的信任。朱大人安心,教导二郎,老夫如教自家子侄。”

“多谢刘公成全。”

这刘时敏比三十八岁的朱以溯还要大五六岁,自称老夫摆资格妥妥的。尽管他是一个太监,可朱家父子会鄙视

他吗?显然不会。

微微一笑,刘时敏极为自信道:“老夫豁了面皮不要,保这孙进士来大同府做个府衙清贵通判。待二郎蒙学完成,推这人一把入六部做个主事、郎中。”

他确实有这个自信,只是五品以下文官,他相信吏部的人会卖他一个面子。不过这事要抓紧,万一老皇帝病故,朝中必有事端。

往往这种新老交替之际,他这样外放的镇守太监会是第二批被清洗的对象。第一批是宫里老人,他已经从那个地方跳出来了。

当然,老皇帝身体不好的事情他是不会泄露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