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牵连

如今他终是成功走出了第一步,而距离实现他心中抱负的那日,想来必是不远了。

阿里库奇忽而朗声大笑,而与此同时,郁宇达满身狼狈地从洞口爬出到了颇为偏僻之处。

他本想在此等待江承一会,可一想到鞑靼可能会随时发现这里然后把他抓回去砍头,郁宇达的心中就浮现出一阵焦躁,随即在稳了稳心神后,还是选择了独自前行。

循着记忆中的路线大致行走,在艰难地回到了营地之时,仅存的不足三万兵士纷纷看了过来,不少人的眼中皆是划过一抹欣喜之色,“参见主帅!”

郁宇达的目光一一掠过眼前的这些兵士,声音中也掺杂了一丝沉重,“战况如何?”

听闻此言,一干士兵们脸上皆是露出了痛苦之色,在沉默了片刻后,终是有一人站了出来,“回禀主帅,城外五万人遭受了鞑靼的巨石以及箭矢攻击,因为皆是一些步兵的缘故,即便是在后来及时退离了危险区域也死伤过半,活下来的都在这里了。”

报告的那人见到郁宇达脸上的神色时,忽而再次十分激动道:“主帅,当时我们的确奋力推城门试图打开,可不知鞑靼使了什么法,那城门始终紧紧闭合纹丝不动,若非后来周围的兵士损伤太过严重,我们绝不会退却半步!可纵是如此,我们依旧愧对将军!”

此言一出,剩余的士兵们纷纷跪了下来,而郁宇达见此则蓦然叹息一声,“未能及时反应,令你们遭受鞑靼暗算是我的责任,你们已经做得很好了。

当时情况紧急,若不是你们选择暂避锋芒,恐怕今日十万大军便都要葬送在鞑靼的手中,你们无须如此。该愧对的是我,城中五万将士拼死相护之下才堪堪容我一人逃出。

而此时此刻,恐怕其他人早已遭遇了不测。此战,是我们彻底败了。”

罢,郁宇达的眼中忽然划过颓然之色,而那些剩余的兵士们也陷入了久久的沉默中。

如今剩余的这些人显然没有了与鞑靼们的一战之力,郁宇达虽心知肚明,若是就这样回到京城面见皇帝必然不能全身而退,可此时看来却也没了别的办法。

“鞑靼太过狡猾,此次我们虽失利,但下次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清点人数,即刻回京。”郁宇达的这番话并未能够有任何效果,在一片悲怆的气氛下,士兵们终是有了动作。

三日后,虽然郁宇达与剩余的兵士们还未归来,但从探的飞鸽传书中,皇帝已然是知道了此次战役的大败,其上更是包括了郁宇达一系列令人气愤不已的行为。

宁站在一旁低着头不敢言语,而此时正巧贤妃手中端着托盘徐徐走来。

“皇上,这是臣妾亲自为您做的银耳羹,请您尝尝。”

贤妃面露笑意地看着座上之人,而皇帝本就心烦气躁,在见到贤妃之后心中火气更甚,竟是一挥手把贤妃手中的那盅银耳羹打翻在地。

“郁宇达可真是给朕长脸!朕给了他十万大军去讨伐鞑靼,如今不仅鞑靼毫无损伤,那十万大军仅存十之二三,他更是在城中之时抛下几万的兵士独自逃离!朕当时之所以封他为主帅,意在让他统帅军队以身作则,可现在倒好,他直接成了懦弱无能贪生怕死之辈!”

皇帝越越气恼,眼中的怒火似是要奔涌而出一般,一挥手再次把桌上的糕点也打翻在地。

贤妃听闻此言心中大惊,连忙惶恐地跪了下来,“皇上息怒!臣妾不知为何家父会做出如此糊涂之事,也许是其中有些许的误会也仍未可知,待到家父回京,一切便可查明!”

听到贤妃这番话,皇帝的火气不但没有丝毫的平息,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息怒?你让朕如何息怒?你当真的探都是眼瞎耳聋之人吗!郁宇达所做天怒人怨,朕即使不会要了他的命,也必会罢免他的职位,以儆效尤!”

贤妃听闻此言心中一凉,此时皇上既然心意已决,那么她若是继续求情的话,不仅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反而有可能令皇上连她也愈发厌恶几分。

其实她之前还盼着郁宇达能够在北疆立下大功获得封赏,这样一来皇上爱屋及乌,保不准会对她也多加怜爱,可如今别什么赏赐了,能堪堪保住一条命就已然算是皇上开恩了。

虽这军中之事她并不太懂,但最起码也知道一军主帅的作用以及应做之事。

皇上身边的探都只忠心于其一人,此等消息自然也没有必要刻意谎,想她千算万算也算不到郁宇达居然会叛逃,这不仅是让家族蒙羞,更是令皇上在众人面前颜面无存。

太尉这个美差可是有无数人眼巴巴地看着呢,郁宇达犯下如此滔天大过也不知多少人在暗中窃喜。

不过差事倒还不是最主要的,毕竟即使没了也可以以后再谋取,只是经过此事,皇上对她的印象必定急转直下,这就意味着她之前所有的心翼翼如今都被郁宇达毁于一旦。

更何况这宫中传递消息的速度飞快,此时皇上在她这里大发脾气的事恐怕不消片刻就能传到各个角落,一想到紫瑾那个贱人会在暗中耻笑她,贤妃心中的气就更加不打一处来。

原本紫瑾身负皇嗣就已然是压了她一头,之前她还能以自己的妃位以及郁宇达的势力略微打压一番,可现在郁宇达失势她亦遭受牵连,细细想来竟是已经没有了与其对抗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