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是轻易不理这些俗务小事的,可他一向都在家里一言九鼎,王夫人也不好明着违逆,直接应下来叫人去贾琏院子里传话又不甘心,便先虚应着,一心要打探是谁在贾政面前吹的风。贾政信奉君子无事不可对人言,王夫人尽量问的不动声色,他却直接就说了,正是舅兄王子腾。
王夫人晓得贾政在这些事情上不会有虚言,不免更是急怒攻心,连贾政又要去寻赵姨娘处安置都没反应过来,一心只想着要心腹回王家问一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贾琏那么个东西到底是给二哥王子腾灌了什么迷魂汤,还是周瑞家的见机不对,好歹劝住了。王子腾可是王夫人母子最大的依仗,哪里能轻易开罪?
其实在之前的信里,王子腾已经把缘由都说的明明白白。他也知道妹妹的短视,生怕王夫人坏事,那是把拉拔贾琏的好处揉碎了说给王夫人听的。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虽然不是一房,到底是同一个祖父所出,将来在官场上已经是十分亲厚的关系了,若是能互为倚靠,同心戮力,岂不美哉?于王子腾而言,这些老亲里成器的子弟实在太少,贾琏先前就有些本事,这一年又得了林海这样正经的探花指点,更值得花大气力栽培,将来也好助他一臂之力。四大家族、同气连枝,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
结果他白白费了那么多笔墨,这个妹妹依旧油盐不进,他也就只好另想办法了。王子腾晓得王夫人一心盼着贾宝玉长大,眼里心里除了这二子也就勉强能再塞下一个元春,可如今朝中局势几成水火,他可等不及贾宝玉一个垂髫小儿长大成人。无论是贾琏这样的出色子侄,还是林海的才干势力,都要交好才是上策。
王子腾与贾政都做了决定,王夫人也只能忍着气闷操持起来。原本正一边写林海留下的课业,一边打理六王爷私产,还要抽空帮着李家那帮书呆子处置产业的贾琏就莫名其妙有了与贾珠一同读书的“殊荣”,差点没把白眼翻到来通知他这样天大好事的丫头脑门上。
他原就觉着自己积累不够,不想今秋下场,林姑父也一直鼓励他多历练磨砺,看看民间疾苦,这时候喊他去跟贾珠一起闭门造车,真是耽误他大好时光。偏府里还都觉着他占了天大便宜,连贾赦都把他叫过去好生教导了一番,还从私房里翻出块好砚,像模像样的鼓励了他一番。
对着贾赦难得的期许,贾琏烦躁的心也平静了许多,每五日就乖觉的带着课业跟贾珠一起坐车出门去求学。贾琏最初也提过想骑马去,可王夫人担忧贾珠身体,总不许贾珠骑马,兄弟二人统共差了一岁,一人骑马一人坐车瞧着很是不像,便由贾母亲自拍板,驳了贾琏。当然面儿上还要说是外头鱼龙混杂,怕贾琏有个什么闪失。
贾琏也没多争,只当每五天陪着大家演一次大戏,唯有听课时分外认真。正如他与林海初次见面时说过的,君子当自省且谦卑。便是再不喜二房和王家,李大儒总是饱学之士,贾琏一个秀才能听他解经点评乃是荣幸,岂有不抓紧机会的道理。
李大儒初时因旧年印象对贾琏很是不喜,还特意出过题刁难一二。若是没有林海一年的耳提面命,贾琏定然是答不出的,然今时不同往日,贾琏不仅没有张口结舌面红耳赤,反而还答得颇有灵性,引得李大儒连声赞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又对林海的学问赞不绝口,惺惺相惜之意溢于言表。
李大儒待贾琏的反差之巨大只要不是瞎子就能瞧得出来。贾琏脸上不见任何得色,反而是持正守礼的贾珠没有端住,读书比以往都更刻苦了些。好几回贾琏院子里的丫头们听到消息,都说是珠大爷温书到子时,天一亮就又起身苦读,把太太和大奶奶都心疼坏了,轮番劝他莫要糟蹋了身子,一向温柔孝顺的珠大爷却铁了心,把太太和大奶奶都说了一通,还亲自开口罚了一个搅扰他读书的姨娘。
贾琏听了不过一笑置之。便是府里没有风声,单看原本为着他给李家帮忙而时不时指派丫头来与他院子交好的李纨这些日子又没了声音,就知道贾珠那边是个什么态度了。可都是荣国公嫡支子孙,他贾琏更是嫡长一脉,并没有一定要不如贾珠的道理。
堂兄弟两人又在一人我行我素,一人暗中较劲的状态下相处了一段时日,也就临近了秋闱开考的日子。
贾琏是一早就说了不下场的,王夫人等人便可以明着把全副心思都放在贾珠身上,连贾政都亲自去了宁国府,想要跟贾氏一族至今为止唯一一个进士及第的贾敬讨教一二,谁知却带回来两个惊煞众人的消息。
贾敬已经上了折子,要传爵位给独子贾珍,自己则要去城外道观修行,听说圣上已经准了,还因为体恤开国之家,有意为贾蓉赐婚,赐的是金陵甄家最小的女儿,甄应嘉的庶出幼女。
早就晓得宁国府择定了秦氏女为承重孙媳一事的贾母和王夫人不由都露出了惊骇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