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在微星集团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子公司成立,这就是anycall电讯(香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一千万港币,由微星集团全资持有,这是个空壳公司,由这个公司代表微星集团在内地投资。同年5月1日,在内地的anycall电讯(深圳)有限公司挂牌,由香江电器公司副总裁张华担任这个新公司的总裁,同时免去他在香江电器公司的职务。
成立这家公司的目的,当然是为了适应未来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电信设备、基站和手持终端的制造。现在这家公司有了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传呼机的研发与制造——这不仅有可能会带来大量的现金收益,而且为将来制造移动通信设备和移动终端积攒制造经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早在1983年的时候,上海就用150hz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模拟寻呼系统,用户只能接受呼叫信号,需致电寻呼台才能查询到回电号码。次年在广州开通的数字寻呼台,才解决了这个难题。早期的b机全是进口产品,品牌包括摩托罗拉、松下等,价格昂贵,功能单一。
微星中央研究院无线通讯研究中心刚成立时,就有几位工程师提出要发展寻呼系统,但是当时李思明没同意,因为他不想因为这个分心,到了现在他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最主要的他必须考虑公司未来在无线通信领域的制造能力,必须积累相当的通讯器材制造经验。
而寻呼机正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因为对于微星中央研究院来说,这一技术并不难,门槛对于他们来说不高。“大哥大”去年在广州建立以来,当年只有大约700名用户,大砖头一样的移动电话,动辄二、三万,单件是个暴利,只有少数人才买得起,又因为这种技术上的缺陷,是不可能有前途的,因些寻呼机成了第二代移动电话出现之前,人与人保持联络状态的很好的工具。
但是寻呼机不一样,在李思明对这种挂在腰间的小玩意印象十分深刻,这种被称为b机的小东西起初也成了炫耀身份的象征。只用过手机的人,是很难想像他们前辈当时的心理。
“有事您呼我!”后来许多人有了这个口头禅。在任何一个城市的任何一个人头攒动的大街上,忽然一阵“bb、bb”的声音响起,让所有的人停下脚步摸摸自己别在腰带上的传呼机。然后其中的某一个人快速地跑到一个公用电话亭,大声地问道:“是谁呼我?”
这是数字传呼机时代。虽然这种个人通讯工具的最终下场很惨,但是这种通讯工具在中国却有着长达十年的发展期,让摩托罗拉不仅赚翻了,还确立了自己在中国的品牌形象。“腰别b机,手捧大哥大”是那个时代最令人崇拜的形象写照。李思明一看到那些手持大哥大的人,就会忍不住发笑,这让曾智这位早两年就用上大哥大的家伙,最后都不敢将大哥大随身携带,怕让李思明太受刺激了发生什么意外。
“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李思明很自然地想到了前世某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广告。只是当时,还在读中学的李思明,没来得及使用上传呼机,手机就已经宣布呼机应该退休了,而且给他的印象似乎是一夜之间就消失了。
现在他要制造传呼机,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也。1987年底的时候,他还特意让人买了个“大哥大”,摩托罗拉dynatac型移动电话,他倒不是拿来使用,捧着这么大的一个家伙,也塞不进口袋里不是?李思明曾用过或见过各种未来型的超薄超酷手机,可不会像那些暴发户一样一边在大街上行走,一边举着大砖头旁若无人的用广东话大声说话,专找人多的地方打,眉飞色舞,唾沫四溅——不知是为了移动而打电话,还是为了打电话而移动。有人羡慕,有人鄙视,更多的人是好奇那个砖头一样的玩意,这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1988年的呼台还很少,使用者也很少,起初是一些特殊机关单位使用,比如那些经常移动状态的单位员工。但是李思明对这个市场很有信心,不为别的,他曾见过无数的人腰上都别着这么一个,无数高楼大厦上都安装着发射台,在他的眼里,寻呼业是仅次于彩电业较早放开的一个行业,也是竞争最激烈的一个行业,大街小巷随处可以看到“b机入网、代缴服务费”的招牌,它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发展,一个从暴利走向无人问津的年代,一个社会运转速度变得越来越快的时代,一个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技进步的年代。
未来的那部电影《甜蜜蜜》中一个让李思明记忆深刻的情节,大致是说:刚到香港不久的黎明,发现张曼玉有一部b机,黎明一脸羡慕地惊呼:“哇,b机啊,你有b机!你真行!”
李思明忽然想起来这个情景,现在他却在想,也许黎明在电影中去香港可能会说:“哇,香港人也用anycall牌b机啊!”
想像力丰富的李思明一想到这个,就又一次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你没事吧?笑得怪让人毛骨悚然的!”张华打断了他的笑声。
“没事!我是很高兴,咱们旗下企业又壮大了!”李思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