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页

中国人对于土地这种东西可是非常喜欢的,这一点不分什么赵国韩国,也不分什么汉朝明朝,历史书上都写的明明白白着呢。

每一次封建王朝的兴替,其背后往往都是因为土地兼并而导致流民四起,最后产生大规模的暴乱起义,然后就是新朝上位旧朝退场。

如果说在后世金钱是万恶之源的话,那么在如今这个古代社会,土地也同样是万恶之源啊!

赵丹坐在马车之上想得出神,一时间连颠簸的苦楚都有些忘却了。

不知不觉间,邯郸城已经遥遥在望,马路两旁的行人和马车也开始多了起来。

这条道路乃是连接着邯郸和大梁这两座中原大都市的主干道,而邯郸和大梁又是此时此刻中原最为繁华并且远离战乱的两座大城市,因此路上的行人车马可以说是络绎不绝。

当然了,在赵丹的王驾仪仗面前,什么行人车马统统都得靠边站,不然的话两千羽林军会直接用腰间的利剑和手上的劲弩教他做人。

阻拦、冲撞仪仗这种事情可是死罪。

许多路人站在路旁,远远的围观着赵丹的王驾仪仗,口中议论纷纷。

一名齐国士子站在路边望着马车上的赵丹,脸上带着震惊的神情,忍不住嘀咕道:“这便是那位赵王丹吗?没想到这位名震天下的赵国大王竟然如此的年轻。”

一名正好站在旁边的赵国汉子听了这话就有些不爽了,立刻就开口反驳道:“年轻怎么了?年轻就不能干大事了吗?咱们赵国的大王,就是这么年轻有为!”言语之中颇透露着几分自豪的神色。

也不仅仅是这名赵国汉子,在一旁的许多赵国民众和商贩在听了这个汉子的话之后,也同样对此纷纷表示了赞同。

“就是就是,汝也不想想,那秦王稷是如何的一位雄主,险些将汝齐国打得灭国!不也一样在和大王的对阵之中败下阵来。”

“比起汝齐国的齐王建来说,吾等之大王却不知道要强得几倍去了。”

这一番抢白下来,将这名齐国士子说的是哑口无言,脸色阵红阵白。

好在等到赵丹的马车过去之后,马路上也就自然恢复了秩序,大家继续上路,没有人再去管这名愣在一旁的齐国士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