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页

但是赵丹又想了一会,最后还是打消了这样的想法。

原因也非常简单——没钱。

别看赵国如今商业发达,但是由于连年用兵的缘故,钱财的消耗也是非常大的。

在去年的长平之战和齐国“借”粮食的时候,赵国就为了这些粮食付出了大笔的金钱。

等到长平之战得胜归来之后,赵丹又从赵国国库之中花费了不菲的钱财给将士们作为封赏。

紧接着赵丹又成立了南北两军,这南北两军待遇也是相当丰厚的,整整十万将士的军饷这又是一笔大开销。

如果不是前几个月在三晋之盟的时候赵丹因为高基一事而从魏王圉那边敲诈了一笔的话,赵国的国库现在都有些维持不下去了。

不过现在好了,只要把河东郡打下来,那么以河东郡的富庶,想来河东郡那些城市府库之中的金钱应该又能支撑个两三年。

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以战养战。

当然了,除了开源,节流也是有必要的。

赵丹已经想好了,等到这一战打赢了,把河东郡拿下来了,原本应该封赏下去的金钱完全可以用田地来冲抵。

比如说,只要愿意放弃金钱奖励的,直接多分一成、或者两成的田!

当然了,鉴于如今赵国本土的田地已经被瓜分得基本不剩什么了,所以这些新田只能是在河东郡之中。

赵丹觉得,这种交换方式应该是很多赵国士兵可以接受的。

毕竟钱这种东西花了就没了,而土地这种东西却是长久保值的。

如果要在土地和金钱之中选一个,大部分的赵国将士应该是会选土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