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页

很多年后,尹晓峰的个人回忆录中是这样记述此次会面的,“这位阮阮姓的越南官员板着一张脸,如果满清官员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的话,越南官员则是希望别人知道,他很清楚他自己高人一等。对于法国的入侵,越南官员表示越南军队一定可以赶走法国人。因为在那个时候,光复军中逐渐没有了事前对战斗必胜的讨论,讨论内容则是对部队各种战斗素质的评价,例如一分钟发射几发子弹,战士们越过一百米、五百米、两公里的距离时需要多少时间。各种有针对性的地形应该采取何等方式。除了必胜的话,大家不谈别的内容。我那时候还对他激昂的态度,认真的语气所感动。现在回想起自己那时候的幼稚,我自己都感觉很是羞愧……”

经过一番拜访之后,代表团汇总收集到的情报时,尹晓峰的评价是“越南人有充沛的信心和勇气”。除了这位没有军事经验的家伙之外,光复军的军官们对越南人的军事水平评价很低。

“就知道吹!”这是军官们的一致意见。

当然,也有更加进一步的观点,郑仲明就说道:“我很担心,若是法国人缴获了咱们卖给越南人的武器,会不会增强了法国人的实力。”

这个问题得到了军官们的一致赞同,代表团的目标可不是仅仅出售三千支步枪,整体的计划中是要出售三万支步枪,还有大量的火炮。越南人若是打了败仗的话,这些武器只怕就会落入到法军的手中。法国人使用起这些武器,定然会增强他们的实力。

沈心对这么悲观的看法没有立刻评价,他反问了一个问题,“我们见到了缴获的法国步枪,法国的步枪比起咱们卖给越南人的好还是差?”

“法国好歹用上钢管了,比起铸铁的自然好很多。”军官们立刻给出了评价。

沈心笑道:“如果我们害怕法国侵吞了整个越南,那大可不必。法国佬不是咱们的对手。若是法国人并没有侵吞整个越南,咱们的步枪与法国佬的步枪有一拼。差也差不到哪里去。只要越南人不觉得是咱们卖的武器比不上法国人的武器,这就足够了。”

既然沈心这么讲,大伙倒也能够接受。只是对于自己援助的一方没办法靠这些精良的武器获得胜利,军官们明显觉得非常不舒服。

第149章 入局与出局(十三)

大米换步枪的买卖很快就进入了交换的阶段,阮朝很明显不想得罪光复军。他们认真的查看光复军提供的每一支步枪的时候,光复军代表们也在查看越南提供的稻米。

尹晓峰做过大米生意,他此行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当然军官中也有管后勤的人员,尹晓峰与这些后勤官员一起查看着著名的占城米。

占城米来自占城稻,占城稻在插秧后要100天才成熟,到15世纪,出现只需60天的品种。

南宋人舒璘指出,占城稻有良好特性:“有大禾谷,有小禾谷,大禾谷今谓之粳稻,粒大而有芒,非膏腴之田不可种;小禾谷今谓之占城,亦曰山禾稻,粒小而谷无芒,不问肥瘠皆可种。所谓粳谷者,得米少,其价高,输官之外,非上户不得食,所谓小谷,得米多,价廉,自中产以下皆食。”

在越南湄公河平原地区,地处比广东更热的地带,因此土地肥力稍显不足。但是这个地区水热胜过广东,占城稻在这一带是主要的粮食。这种速生稻的口感大家就不愿意太多的去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