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页

胡蒂尔也不是明石元二郎那样的二货,绝对不会拿德军士兵的生命去和铁疙瘩硬抗。

看上去好像一切正常,华人部队进攻,德国人避其锋芒暂时后退伺机反攻,标准的“弹性防御”套路。

但从华人部队占领德军阵地之后,剧本就开始变得不正常。

华人们再次停下脚步,就地修筑防御阵地,准备迎接德国人的反击。

整整一天,德国人的反击没有如约而至,到了晚上,两眼泛着幽幽绿光的德国人终于蜂拥而至。

胡蒂尔也在进步,在和秦致远交手的过程中,胡蒂尔的步兵被秦致远麾下的炮兵炸的惨不忍睹,炮兵阵地被轰炸机部队几乎包了圆,胡蒂尔不得不小心翼翼的使用所剩无几的炮兵,避免再次被轰炸机部队盯上。

此时的飞机还无法做到全天候战斗,天气因素是最大的制约因素,只要是晚上,轰炸机部队就无法出动。

因此胡蒂尔才会选择晚上反攻,规避秦致远麾下炮兵和轰炸机的打击。

看上去,胡蒂尔似乎是找到了对付秦致远的方法。

第309章 断言

所谓的“名将”,并不是“一招鲜吃遍天”那种。

只有懂得根据不同的战场形态拟订不同对策,无论如何总是能达到战术目的的那些人,才有资格被称为“名将”。

简单说,就是随机应变。

听上去似乎并不困难,但只有真正的实施起来,才知道会有多少困难等着你。

眼高手低,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身……

类似的说法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