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页

宋时[校对版] 一剑封喉 2656 字 2022-10-21

只是人非圣贤,总有私心。历史上的一众武林盟主却总是因着这样那样的关系,最终不可避免地众叛亲离,中原武林又再一次分崩离析。就说最后一次出现武林盟主,正是在唐末太玄教举兵作乱,席卷天下之际。当时便是因着天下大乱,诸多武林门派集结一处,公举了当时的昆仑掌教作为武林盟主。当时也是南北少林衰落到了一个境地,那位昆仑掌教又是武艺过人,德高望重,比之今日的长生老人不逊分毫,甚至还隐隐有些超出,一时被众人推举出来,做了武林盟主。

昆仑掌教做了武林盟主之后,自是领着武林中人一举将当时的太玄教击溃,亲手将当时的太玄掌教斩杀剑下,平定了一时的动乱。可是太玄教覆灭之后,李唐王朝也是走到了尽头,一时王朝崩解,藩镇割据,大军起自四方,天下依旧动乱。而那位昆仑掌教,武林盟主,就在那个时候表现出了野心,妄图率领整个武林投向其中一位藩镇将军,以求天下稳定之后,中原武林能取得一个更高的社会地位,收到皇家的庇护。

平心而论,这位昆仑掌教的作为并没有什么错,错就错在他试图将一众数十个门派一时捆绑,强令其支持某个作乱的藩王,一时却是引起了众人的反扑。一众门派之中,像南北少林,青城崆峒一类的门派是万万不愿意投身某位藩王帐下的,却是因为他们自有传承,又有宗教基础,无论谁当上了皇帝,都要对这些门派礼待有加,并不会有损他们的实际利益。

而另外一些小门派,则是有的同意武林盟主的判断,有的坚决反对,只因为各门派所处之地不同,参加割据战争的成本也就不一,有些门派甚至担心藩王夺得天下之后卸磨杀驴,直接将自己一门从史书上抹去,故而万分反对。

众人意见不一,那位武林盟主又是执意投向藩王帐下,中原武林一时乱作一团,又是内部掀起了一场战争。

这场武林大战并未持续太久,最终以武林盟主身死,整个联盟解散告终,也是因为经历了太玄教一事之后,诸门派都是元气大伤,却是无力多作争斗,这才没有酿成大祸。

自那以后,中原武林分崩离析,比之先前的情况还有不如,直至太祖开国之后,百姓生活逐渐安定下来,各门派之间才开始十分艰难地重修旧好,个中不知花费了多少时间精力,至今都还有些门派因为当时之事,留下了世代不灭的仇恨。

至于出了武林盟主的昆仑派,更是一派众人几乎全数战死,所剩寥寥几人退回山门,守着昆仑雪山,再不与中原武林来往,更是传下规矩,自那以后昆仑派只留一师一徒,不求壮大,不求显贵,更不求掌控天下武林。

如今昆仑最后一位掌门羽化真人业已身死,座下弟子雪轻羽受心魔所困投入弥勒教,未尝不是当年昆仑派出了一个武林盟主留下的恶果。

现在丐帮帮主又提起武林盟主一说,实在叫在场众人难以接受,又是惊讶万分,一时诸位掌门都是无语,暗自琢磨。

而场中的一众弟子也都是听闻了这个消息,口耳相传,一时也是喧哗,却是不想近百年不曾出现的武林盟主之位,难道真要因为弥勒教如今的所作所为,就要再度重现世间,武林就要因此迎来一个新的时代了么?

场中纷乱讨论,诸位掌门主事也是一时各抒己见,却也是在仔细考量之后,对丐帮帮主的提议有了些许想法,真的开始讨论起武林盟主之事的可行性来。只是一旦开始讨论这一个事情,众人一时又是犯难。他们这一代人中,都不曾经历过当年的事情,毕竟事情已经过去近两百余年,纵是修炼有成的地仙也不可能在时间冲刷之下坚持那么久。不知道当年的具体情况,这下子众人商议起来自然就是十分困难,且不说这武林盟主由谁来做,就是这武林盟主具体应该承担哪些责任,有多大的全力都是需要仔细讨论的一件事情。

诸位掌门主事一时讨论,只得先通知众人在此广场之中等候,待诸位掌门主事有了结果之后再作商议,届时是否需要选举武林盟主,如何选举等等事情再作商量。

众人一时回到寺中,到了少林一处空置偏殿之内。这处偏殿原本就是留出来给高僧禅定闭关只用,十分广阔,又是安静偏僻,倒也能将数十人轻松容纳其中。

徐方旭和孙向景作为长生老人一脉的代言人,加上太和真人和丐帮一方的保荐,倒也能与众人一起,列席诸掌门主事之中,旁听大家讨论。只是徐方旭实在担心众人齐聚一处,又遇到上次弥勒教在南少林所做之事,一时十分警惕,进门之后先由孙向景检验了屋中各处,直到一切无虞才放心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