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页

经过几年的成长,他的养气功夫亦是越发出众。历史上那个隐忍不发,喜怒不形于色的司马仲达,现在已经有些初现端倪。

“阿懿,我欲征召你为大将军府别部司马,不知你可愿意担任?”

陈旭的一番话,使得屋内众人全都惊骇莫名。哪怕司马懿自己,脸上也都有些动容。

别部司马乃大将军府下的官职,秩比千石。

其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并不固定。但凡能够担任别部司马之人,几乎都是大将军的亲信。

司马懿再如何聪慧,年仅十八岁就担任大将军府的别部司马。这种恩宠,却是显得有些太骇人听闻了。

须知,哪怕典满是典韦的儿子,也只是从一介亲兵做起,并未授予实质性的官职。

司马懿平复了一下心绪,躬身作揖行礼道:“懿何德何能,居然得到大将军如此厚爱?别部司马一职,懿恐怕难以担当啊。”

文昭却是上前,抚其背曰:“当日初次见到阿懿,吾就知道你绝非池中之物。这些年你的成长,吾亦看在眼中。”

“我相信,大将军府别部司马的职位,你一定有能力担任。”

话毕,文昭不再征求司马懿的意见,直接让人将印绶拿了出来,亲手交给司马懿。

司马懿推辞不过,只得领了印绶。只是他的心中,对于陈旭的感激之情越发浓烈。

如今诸侯仍旧都在休养生息,陈旭却准备普及教育。

作为一个穿越过来的华夏子孙,对于华夏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他自然知道一些。

马钧发明的指南车,已经可以取代指南针的地位。然而,由于指南车体积庞大,制造繁琐。假如指南车损坏,修复也并不容易。

因此,文昭就将后世指南针的理论搬了过来,而后让人利用磁铁、铁针,研究出了最简易的指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