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页

萧云贵淡淡的说道:“如今天国局势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皆因很多没有田地耕种的农人在各位开办的工厂、作坊里做事谋生,如今各位不再投入扩大建厂,反而又开始圈购土地,这样会让更多的人失去土地,将来这些人岂不是又会起来造反作乱?”

见众人无言以对,萧云贵轻叹一声道:“本王也打听过,各位老板所购买的土地还好都是公平买卖,而且卖家多是战死将士的家属,这些军属家中多是老幼妇孺,虽然依着军功有了抚恤金和分得的田地,但有些家中实在没有劳动力耕种,天国法令又是田地荒芜一年以上的便可收为国有,是以只得卖了田地。各位老板在收购之时也算是公平买卖,也没有强取豪夺,每次不过几十亩百余亩的,数量也不大,是以本王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长此以往也不是个事,若是每个商家富豪都这么干了,将来无地农者迟早会起来造反的。”

“其实这点也不怪各位老板,还是我们天国颁布的法令有漏洞,没有考虑到分地之后,所分之人是否有能力耕种,马上天国将会颁布法令重新规范土地分配之法,继续限制土地交易。本王希望各位老板能将手上收购的土地赎买给天国朝廷,朝廷自会分给有需要的人。”

郁松年等人只等起身口上答应了,萧云贵接着说道:“本王知道各位可不是心甘情愿的,既然扩大生产没有销路,又不能买地,赚来的钱财难道就这样放着发霉么?其实本王这次来就是和大家伙一起商量这个出路,咱们一起做大买卖。”

郁松年等人闻言,总算是心头一亮,既然西王堵住了买地这条路,定是有另一条路给大家走的,当下郁松年急忙问道:“殿下有何大买卖,可与我等明说。”

萧云贵微微一笑说道:“各位可知荷兰国?”众人都是点点头,荷兰从明末就开始与中国贸易,怎会不知道?

萧云贵接着说道:“这荷兰国乃是商人主政,其国虽丁口不过数百万,但却能横行四海百余年,盖因其国上下全民皆商。而他们是如何一起做买卖的呢?其国内商人、甚至是平民百姓都投资了他们荷兰国组成的一家公司,此公司名为荷兰东印度公司……”

第五百七十七章 实业联合

荷兰兴起的原因有很多,而其中荷兰通过股票形式将国内松散的资本进行集中,成立东印度公司进行商贸活动,这无疑是荷兰真正称霸17世纪世界贸易的原因。资本的集中使用让荷兰在商贸活动中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也正是东印度公司的成立,最后彻底打破西班牙等老牌强国的垄断,并让荷兰最终走向崛起之路。

萧云贵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耐心的向在座的工商总会诸人讲述荷兰崛起的故事,最后萧云贵缓缓说道:“如今的世界已经是强国林立,洋人的各种货品充斥着世界各个角落,假如我们这一代人再不奋起直追,那我们将失去崛起的机会,将来百余年间,我们的子孙将只能靠出卖廉价的原料和劳力,换取洋人用廉价原料和劳力生产出来的货品过活。在座各位现在的工厂、作坊也将敌不过洋人廉价货品的冲击而逐渐消亡,从此国内再无实业!”

萧云贵的话并非危言耸听,苏浙等地的民族实业体系在经历苏福新政之后,出现了数年的大发展,这种发展是因为新政策的刺激与政府的扶持,可一个产业体系特别是实业的循环发展不能长期依靠政策刺激和扶持,她必须要有能够独立面对外来商品的冲击。

经历了数年时间之后,英法等国商贸的政策也有所调整,随着太平军取消内地各种厘金杂税、鼓励工商、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之后,更多廉价的商品开始冲击太平军治下的市场,渐渐的底蕴不厚的弱小国内实业开始陷入了困境。

历史上清朝开办洋务运动之后,满清一些有识的汉人大臣也官办过很多实业,在李鸿章等人主持下兴办了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天津机械局等等,但都因为生产的产品物不美、价不廉,缺乏竞争力,而无法自力更生,于是这些实业没有成为赚钱的机器反而成为李鸿章等人每年都要投大笔银子下去的吃钱机器。

萧云贵在占领上海之后就很注意扶持实业的方式,官办与民办结合,重点扶持民办实业,但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也不可能天国政府像李鸿章那样无止境的往里面投钱。比如说军服制作,订单虽然可以交给民办实业,做一套军服需要花费两枚银币,但若是有洋商能花一枚银币就能置办,一次两次天国政府还能咬牙采购本国商品,但若是次数一多,傻子都会知道该选择便宜的商品。

而萧云贵在太平天国施行的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扶植起本国的资本实业来,他可不希望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开创的局面陷入绝境。而国内民办实业松散且多是各自为战,出路在哪里呢?联合资本,集中资本、技术的优势,或许能够打开一个新局面!所以荷兰那种股份联合式的东印度公司便成为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