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两个字,随时候在殿外的几个御前待诏立即便被引了进来,陆续坐于众臣之后。
“晋羽林中郎将,猛虎武胜军指挥使,明威将军赵石平虏将军,加兵部侍郎,领东宫卫,掌河中事,许便宜行事之权……”
群臣大震,连李圃和汪道存都惊愕的望了过来,又如当年平蜀故事……但没有人在这个时候胆敢开口说话……
这还没完,大殿之中,除了几位待诏下笔之时的刷刷声,便是皇帝陛下清晰而又坚定的声音在回荡。
“晋潼关镇守使,总掌大军事,明远将军,加兵部侍郎张培贤征东将军,太子少保……问他,朝廷加恩至此,可有为大秦开疆拓土之志?若无,朕当亲征……”
到了这个时候,群臣真的是面无人色,尽皆惶恐无措了。
“晋潼关镇守副使,大军留后,兼转运使,扬威将军折汇平寇将军,卸大军留后,转运使之职,为大军副,可随大军出征。”
“诏,委京东路安抚使韩聪,领潼关镇守副使之职,领大军留后,粮草转运使,圣旨到日,不须回京述职,即刻上任……至于京东路安抚使之职,应由谁来继任,中书议一议人选,奏上来便是。”
半个多时辰之后,候在外殿门外的宫人们眼瞅着诸位朝中大人鱼贯而出,没有赐宴,都径自出宫去了,众人不由心里松了一口气。
但诸位大人们失魂落魄的样子,还是让多数人吃了一惊,更让人惊悚的是,一位四品大员,在出殿的时候,木呆呆的,根本没有留意脚下,结果在殿外台阶处狠狠摔了一跤,帽子滚出老远,手脸都摔破了,还没待震惊的宫人们上去搀扶,自己却已经利落的爬了起来,找到帽子,就这般心事重重的走了,看的一众宫人又是好笑,又是心中战战,也不知生了多大的事儿,竟让诸位朝中重臣失魂落魄至此,连失了官仪都不顾了呢。
他们哪里知道,随着皇帝陛下一连串的旨意搬下,其中隐藏的可都是陛下的雷霆之怒,当庭下旨,表达出来的,便是皇帝陛下已是不满到了极点,所以这一棒子下去,真的让人有些胆战心惊,也就难怪一众大臣们如此了。
尤其是其中两桩事,一个自然是赵石,朝中争论着许多时候,却是又成全了此人,这已经是第二次了,以领兵大将之身,而行节度使之事,若说当年事急,还可从权论之,但这次呢?是陛下一时意气,示群臣以威?还是早有此等打算?但……这个例,真的开不得啊……
有的人真想当庭便说一句,唐末藩镇之乱殷鉴不远,怎可导其覆辙?做如此想的人不少,但有勇气在这个时候说话的,却是没有一个……
而相比赵石,张大将军就显得有些倒霉了,虽说晋升到那个地步,稳稳压住了赵石一头,但听陛下的语气……对于张大将军却也有了不满,也是,王佩已经战败回京,赵石又远在河中,张大将军还不依不饶的……两位大军副帅,要都被弄回京来……张大将军难逃专权跋扈之名啊。
一些人不由后悔,虽说事涉军机重务,但事情绝不能说有多重要,偏偏赶的时候不对,于是牵扯下来,这次委决不下,到底是惹怒了皇帝陛下,得了这么个结果,弄的大家都是提心吊胆,何苦来哉?
不管中书怎样,枢密院怎样,这次的争论却已经是尘埃落定了,谁也没有讨了好去,而这样的碰撞,不是第一次,也必然不会是最后一次,随着大秦越来越是强盛,疆域不可避免的变得越来越是广阔,可以想见的,这样的碰撞也将越来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