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推得门进去,大白和小白就扑楞楞的扇着翅膀,一摇一摆的直扑了过来,也许是还记得王况拔毛的事,大白就腻着王冼,小白则赖上了王况,两只鹅都用喙轻轻的绕着兄弟俩的靴子啄着,一双大肥脚掌还时不时的提起来似乎想要攀爬上来。
这算是宠物了吧?王况蹲下来轻轻的顺着小白的脖颈想。
也罢,就当宠物吧。
出了客栈,大白和小白都跟在后头摇头晃脑的走着,本来高三是要将它们关回去的,被王况制止了,跟着就跟着吧,自己难得陪王冼玩,让它们跟着王冼,也算是个伴。
到了道观,却见往日破败的道观竟然有人来清理了一番,整齐了许多,神像前竟然还摆了盘果子,还有三柱正冒着缕缕轻烟的香插在神像座下的砖缝里。在角落里还堆了些木料,看那加工的式样,似乎是要做门窗的样子。
“二子。”
“嗯?”王冼正看着神像出神。
“不想了,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今天来这里,算是一种告别仪式吧,王况心想。他知道为什么往日破败无人的道观为什么突然就开始修缮了,也有人来祭拜了。无非就自己当年就在这里安过身罢了,那些想要得神灵庇佑的人,自然也就认为这道观有灵气了。只是这样一来,无端的破坏了王况心中的一丝挂念,道观,再也不是以前的道观了,王况突然有些索然。
在回孙府的路上,偶尔有一两个行色匆忙的,见了王况都唱个诺问个好,王况也都微微笑着一一回礼:过年好,恭喜发财。听到的都是楞一下,旋即大喜,呵呵的笑着走了,碰到下一个人,这人也学了王况的样说了句:过年好,恭喜发财。就这么一传十,十传百,等到夜幕降临,整个建安城里,大家见到的第一句话就都成了:过年好,恭喜发财。
年夜饭王况并没动手,吃食么,不能一口气全整出来,一两个月整一两样出来也就够了,这样才能保持新鲜感,也才合乎逻辑,研究新吃食也得时间的不是?
水晶包出现在了孙府的年夜饭上,不过王况并不大喜欢吃这个,水晶包只是卖相好而已,那皮看起来晶莹剔透,但却是没个嚼劲,用后世的说法,不q。倒是孙韩氏很是喜欢这种卖相好的吃食,听说是王况整治出来的,又是连声夸奖,慈爱之情溢于言表。
席间,孙铭前正式提出,富来客栈给王况一半的份子,往后王况就是名副其实的富来客栈东家了。王况也没拒绝,笑着应了。孙铭前甚是欣慰,王况若要是拒绝或是有半句推辞之意,那就是生份了。如今既然应承如此干脆,那就是心里彻底将自己当成了自家长辈。
这时候还没有守岁一说,用过年夜饭,就有下人取了些早早就准备好了的晒干的竹段来,堆在府门前的地上开始烧了起来,又在门前摆了香案,上了供品,都是常见的果脯鸡鸭之类。然后又在门上挂了桃符。此时再看,几乎所有人家都在忙着这样的事情,若说有分别,不过就是供品的多寡和爆竹堆的大小而已,这倒和后世家境富裕些的就燃放几千上万响的鞭炮,家境稍紧的就放个一百或几百响的意思意思是一样的。不消多时,整个建安城里到处便噼噼叭叭的响了起来,虽然不是很响,但也是很清脆,也没有浓浓的硝烟味。可惜不懂火药,尤其是硝石怎么来的都已经忘得一干二净,否则,这必定又是个极好的生财之道吧。
燃完爆竹,王况又说了一连串的吉祥话,诸如连年有余了,岁岁平安了之类的。这些句子大家多是第一次听到,听到的也都是喜气连连。连身道谢。
王况不知道这年头有没压岁钱这一说法,不过他也不担心,自己是做为小辈的,要有,也是别人给自己,爆竹放完后,大家也就都散了,敢情这时候压岁钱还没出现,或者说是还没从皇宫里传出来吧。不过,这时候还没有守岁一说,大家散了就都各干各事了,至于娱乐,那是贵族们才有的,无非也就是投投壶,下下围棋之类的。
孙府上自然是没有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