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页

“陛下,臣等以为许生造反不足为虑,只是他所造的谣言可恶,当以安抚地方为主,只诛杀许生等为首的叛逆便可。”杨赐代表七名宰相说出了他们刚才的讨论意见。

“那便按诸位卿家的意思。”刘宏听完,点了点头后朝身旁跟随的杨彪道,“即刻拟诏,让丹阳郡协助会稽郡平叛,同时调三千北军前往会稽郡。”

“喏!”杨彪应命后,即刻离开了内阁省,这种事情可是怠慢不得。

“看起来,朕还是太过年轻,迁徙流民一事上操之过急了。”坐下后,刘宏像在座的七名宰相认错道,年初的时候,杨赐,陈球等人都劝过他,迁徙流民一事必然会牵扯到南方本地豪强的利益,当谨慎行事,可是他却认为南方的豪强不如中原豪强根深蒂固,因此才在年初又迁徙了六万户人家去了扬州。

“陛下不必过于自责。”见到天子向自己等人认错,杨赐等人都是开口道,毕竟天子一直表现出来的明君气象都是让他们心里折服,更何况会稽郡这件事怎么说魏朗也有处事不当之嫌,也不能全怪天子政策失误,当初他们七个宰相也是在迁徙流民一事上同意的。

夜晚,孙坚和一群出身扬州的大风以及细柳营的军官得到了天子的召见,他们被委任为随军的参谋,第二天一同随北军前往会稽郡平叛。

走出建章宫时,孙坚狠狠地挥着拳头,自从曹操和袁绍在北疆带着南乌丸人打仗的消息传回以后,他就一直盼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出征一回,现在他终于等到这机会了。

第二日,孙坚和扬州出身的同伴们跟着三千北军士兵一起沿着官道向会稽进发了,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将用许生那个叛逆的人头是向天子证明他们的忠勇。

一个月后,赶到会稽郡的孙坚和三千北军士兵,却是大失所望,他们出发时听说的十万叛贼如今只剩下了一万多人。

原来会稽太守魏朗只是一开始被许生给打了个措手不及,当告急的奏章发出以后,这位八俊之中才能和李膺不相上下的太守就出面辟谣,安抚了城中人心,然后亲自带着郡国兵击退了许生的进攻,然后许生蛊惑的十万当地百姓被他在城墙上的一番严词训斥下,散去了大半,只有许生仍带着一万多部众继续围困山阴县。

当北军士兵赶来的消息传到以后,许生自知不敌,带着一万多部众退回了自己的邬堡,打算固守顽抗。

夜晚,山阴县的郡守府内,魏朗看着一众年轻的军官,不由感叹天子果然魄力非常,竟然任用这些年不过弱冠的少年担任这支平叛军队的指挥,虽然说这三千士兵的最高将官是随同的北军校尉,可是作战计划都是由孙坚和他一样的少年军官策划。

魏朗看着那些围绕着地图研究地形,同时询问当地官吏各种问题的孙坚等人,心里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他似乎看到了一股振奋高昂的朝气,这些年轻,充满活力,但是却又充满严谨作风的少年军官让他觉得朝野上下盛传的天子有重振大汉武功的传言并不是虚言,帝国的军队数年后在他们的带领下,向北横扫草原,向西并吞西域绝对办得到。

“魏太守,我们打算在此修整三天,三天后我们将对叛军发动进攻,到时请您派遣郡国兵部队堵截叛军可能逃逸的几处要道。”孙坚走向了魏朗,然后将他们制定的作战计划告诉给了这位曾为八俊之一的会稽太守,他和细柳营的同伴们此行代表着天子,绝不能做出有辱天子名誉的事情。

看到虚心向自己询问的孙坚,魏朗有些错愕,他还以为这些天子身边的少年军官总是会有些傲气的,倒是没有想到他们身上并没有少年的轻狂之气,一个个都是少年老成,身上有着一种一些大人都没有的沉着。

魏朗听着整个计划,不由心里暗自惊讶,他没想到这支少年军团团体竟然将各种情况都考虑到了,整个计划面面俱到,几乎没有遗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