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提点要求

没办法,印第安人和华人的容貌实在太像了,都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印第安人还崇尚着原始的图腾崇拜,这都是铁一般的证据啊。

这在华夏文明早期的部族时代,都能得到历史遗迹的验证。

按照父皇的说法

帝国臣民在经济富足了以后,必然会追求文化和精神的富足,顺应这一需求,帝国殖民地部,文化部,宣传部以及相关的其他各部门,都要围绕这一核心展开工作。

如今帝国的“文化新发现运动”进行的如火如荼,伴随着远征军在欧洲的节节胜利,在帝国内同样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爱国高潮。

从1914年开启的黄金时代,至今持续已经5年了。

大楚帝国经济总量在这5年里突飞猛进,相比战前翻了一番还拐弯,一方面是源于经济的复合高增长,一方面是源于银元在国际金融领域地位的大幅提高。

由于银元币值的稳定和坚挺,越来越受到欧洲富商和上层社会的青睐,在跨国交易中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已经形成了一个广泛的银元国际贸易圈。

最核心的就是琉球王国,广南王国,以及25个皇子属国,其货币统一都使用银元,由帝国几大皇家控股银行发行。

外围银元贸易圈还有暹罗王国,扶桑国,北方神洲,英属海峡总督府,法属西贡总督府,危地马拉,墨西哥,智利,委内瑞拉,巴西,乌拉圭,阿根廷等一系列国家和地区,全都广泛的接受银元贸易结算。

更外围的还有美国以及欧洲英法为主的一系列国家,大多采用双币结算的方式。

即从大楚帝国购买货物采用银元,向大楚帝国出口采用本币,比如美元,英镑,法郎等等。

因为这一场历史前所未见的欧洲战争,银洋的使用被大大的提速,更广泛的扩散到与世界主要列强国家的贸易中。

这其中,英法俄意等主要参战国主要的贷款,都来自于银元贷款,偿还本息也需要银元或等值的硬通货,比如黄金,钻石。

回想着帝国这些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楚-郑汇殿下不由得心潮澎湃,动手点了一支雪茄咬在嘴上,美美的享受起来。

大楚帝国上层社会喜欢抽雪茄的习惯,也都是帝国皇帝郑国辉带起来的,在皇族和上流社会非常流行,尤其喜欢咬着雪茄俯瞰远方。

“大帅,第九集团军长官胡俊成上将求见,恭请示下。”

“哦,俊成来了,快请!”

“卑职遵命。”

楚-郑汇亲王站在原地动也没动,一手夹着雪茄,一手负在身后,从宫殿的高处俯瞰博斯普鲁斯海峡壮阔的美景。

身后一阵脚步声传来,胡俊成上将早早的就发声说道;“大帅居高而望远,总揽全局,谋虑深远,我等愚钝远不及也。”

“哈哈哈……俊臣,你的第九集团军都安置好了吗?克里米亚那块地方不错吧?”

“承蒙大帅庇佑,给第九集团军找了个好地方,下面的弟兄们感激涕零,托我给大帅送了点小心意。”

“唉,不要这么见外。”楚-郑汇亲王不在意的挥挥手,拿起雪茄吸了一口,让浓烈的烟雾包裹起来,更显得格调高远。

如今的远征军驻守在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希腊境内,辖区包含乌克兰南部四州及克里米亚,但不包含波兰,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三国。

那里原本都是沙俄军队的防区,如今通过《布列斯特条约》割让给了德国,可是德国军队有限,对上述地区虽然派遣了少数官员和军队,但依然维持着原本的统治秩序。

大楚帝国的军队也一样,虽然麾下包含乌克兰南部四州,但一直没有真正的实施治理,差不多算是遥领而已。

在伊斯坦布尔战役结束后,这片狭窄的地域无法容纳百万大军长久的驻守。

所以参战的第三,第八,第九,第十,第十四,第十五,第十七和第十八集团军开始大规模调动,第九集团军就分派驻守克里米亚半岛。

另有4个集团军分别入驻乌克兰南部四州,每个集团军的兵力在7~8万人左右,总兵力约合30余万。

另有第15集团军驻守摩尔多瓦,第三集团军驻守伊斯坦布尔,第18集团军兵分多路开进奥斯曼帝国的亚洲领土各省份,扮演占领军的角色。

剩下的第八集团军驻守色雷斯地区,该地区属于帝国势在必得的领地,即将承接大量的退役军人,需要好好的经营一番。

上述的军队

仅仅是帝国远征军参与伊斯坦布尔战役的军队,另有上百万军队驻扎在东线战场上,与奥匈帝国为主的同盟国军队对峙。

楚-郑汇亲王手中还掌握着一支总数达到40余万的战略预备队,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投向任何战场。

如今的东线战场很奇怪,德国通过战胜沙俄,利用《布列斯特条约》割让了上百万的领土,包含乌克兰大平原的绝大部分地区。

可德国人并没有足够的兵力和人员,去掌控如此广袤的地区。

只是从德国动员了一些二线人员,陆续驻扎十几个主要城市,总数也就四五万人,对城市以外的地区掌控几乎等于零。

大楚帝国原先也是如此,在伊斯坦布尔战役胜利结束后,才能抽调大量的兵力入驻乌克兰南部4州和摩尔多瓦地区,实现真正的掌控。

德奥军事联盟一方也意识到

依照现有的战场形势,已经无力击败规模高达二百余万的大楚帝国远征军并将其从东线战场驱赶出去,必须要承认双方共存的现实。

大楚帝国远征军可不是什么都缺的沙俄军队,这支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机,坦克,火炮样样不缺,是个非常棘手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