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设

北府江山 苍穹之鱼 2371 字 1个月前

熬了一个冬天,一开春,拓跋曜就开城投降了,还特意向毛德祖投降。

不是他深明大义,而是平城的粮食牲畜都被吃尽了。

毛德祖率先入城,占据皇宫,控制府库,沈田子慢了一步,便将火气撒在魏国勋贵身上,长孙、叔孙、达奚、丘穆陵、贺兰、叱干、勿忸、纥奚全都被一网打尽。

女眷分赐诸军,财物被洗劫。

还有粟特豪族安氏、康氏,杂胡豪族侯奴氏、侯伏氏。

粟特人世代经商,累积了巨量财富,助拓跋珪复国,汉军杀回,自然不会放过。

沈田子连这些豪酋的鎏铜门柱都拆了,能带走的都带走,带不走的一把火烧光……

刘广之和毛德祖实在看不下去了,申斥了几句,方才消停了一些。

但,其他诸军对城中鲜卑富户的劫掠依旧没有停止。

拓跋珪施行的计口授田,当然不可能一视同仁。

不管北魏如何效仿汉家制度,本质上仍是胡国。

鲜卑人占最肥沃的土地,其他杂胡匈奴丁零占次等土地,吃剩下的才分给北地晋人。

这也导致鲜卑人普遍富足。

仇富是所有人的本性,最先动手的不是汉军,反而是城中的匈奴人和杂胡,趁乱烧杀,汉军制止时,才发现有这么多漏网之鱼,便也开始动手起来……

到四月,魏国残存的宗室和一船船的金银钱帛送入长安。

只是比起林邑国,魏国的财货实在少得可怜。

魏国家底本来就不丰厚,立国二十年,比不上立国两三百年的林邑。

熬了一冬,牲畜战马也被吃尽了。

刘道规封拓跋嗣十一岁的长子拓跋焘为长乐侯,放在长安城中,其他拓跋氏分送成都、广州、长安、交趾等地,削为奴户。

征服者对被征服者不用仁义。

如果不是为了安抚阴山南北的六七万鲜卑奴户,刘道规连侯爵都不想给。

灭亡魏国后,毛德祖、刘广之、胡藩率十四万大军屯于蓟城,直接威胁辽西的北燕。

北燕之所以能在夹缝中求存,一是因为与柔然的联姻,二是魏国精力放在中原,其三则是冯跋的个人能力。

在位期间,振顿朝政,肃清吏治,劝课农桑,省徭薄赋,设立太学,重视教育,多次下书令百姓“人植桑一百根,柘二十根”,明言对“堕农者戮之,力田者褒赏”。

将一个垂亡国度带入正轨。

但北燕终究是小国,只有辽西和部分辽东,六郡之地,人口一共也才五六十万。

能主动投降最好,免得大动干戈。

不投降也无所谓,大汉不是北魏,在四十万虎狼之师面前,北燕与柔然加起来也不是对手。

只要刘道规愿意,再起四十万大军也不是什么难事。

“陛下,北燕送来国书。”

才半个月,北燕就有反应了。

国书写的极其谦卑,说什么冯氏一族本就是汉民,世代将门,五胡乱华,为保祖宗方才加入燕国,如今大汉复兴,他冯跋亦与有荣焉,但辽西乃化为之地,国中胡人众多,心思不一,让刘道规给他五年时间,徐徐图之,为表诚意,北燕去天王尊号,降为燕国公……

刘道规被这封国书逗乐了。

冯跋诚意是有,但还是舍不得权位。

“不知陛下欲如何回复?”殷仲文提笔询问。

刘道规思索一阵后道:“不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