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规发现,只要是王镇恶和毛德祖配合,通常都会大获全胜。
当初攻打秦凉时如此,现在灭魏也是如此。
这一战,毛德祖牵制住拓跋嗣主力,王镇恶从黄河上游顺流而下,攻入魏国腹地,直抵平城,断了拓跋嗣的后路。
逼的拓跋嗣只能冒险决一死战。
而后毛德祖令公孙表临阵劝降,挫动了魏军军心,致使二十万大军自乱阵脚。
两人的指挥能力、谋略水平都首屈一指。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魏国自从枋头之战后,元气大伤,国中名将凋零,扛不住大汉的泰山压顶。
拓跋嗣阵亡后,中山、相国两座要塞投降。
太山防线跟着崩溃。
魏国只剩下一座平城还在坚守,主将河南王拓跋曜是拓跋珪第四子。
十一月初,王镇恶亲率两万虎卫军南渡治水,突袭流民军刘虎,十万流民军在两万虎卫军精锐面前,仿佛泥捏的一样,刘虎本人都死在王昭的槊下。
这一战,阵斩一万余众,俘虏四万,跟随刘虎起兵的上党羯人、匈奴人、杂胡七千余众,全部被斩首示众。
返回平城大营后,王镇恶以为西晋报仇的名义,派出沈田子率秦凉义从军四面出击,搜捕追杀散落于野的羯人和杂胡。
实际上是让秦凉来的羌军、鲜卑军去将并州清洗一遍。
并州经过这么多年的乱战,汉民不足十分之二,其他的都是各地迁来的胡人。
沈田子干起这种活,简直是行家,遇上抵抗的城池和坞堡,直接屠灭一空,所过之处,胡人尸骸遍地……
“镇恶、镇恶,这名字果然没有取错。”刘道规越发对王镇恶赞赏有加。
这种脏活不是什么人都愿意干的。
王镇恶这么做,相当于为刘道规担了骂名。
刘穆之道:“永嘉之乱,起于并州,并州为天下之脊背,俯视关东,襟带关中,不可不施以雷霆手段。”
并州对关中、河北、中原都呈居高临下的态势,如果魏国在并州站稳脚跟,河北中原就如探囊取物一般。
拓跋珪定都平城,是既有战略眼光的一步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