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改变靖康之耻的结局,首先,自己要有实力,有属于自己的班底。
而这些人,便是自己来日纵横天下的第一份力量。
虽然如今是秋天,种树,养鱼有点晚了。
但按照宁策的指示,窦管家马上召集庄客,又四处招募雇工,准备上山砍伐老树,挖掘池塘,修建猪圈,在明年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
宁策带着窦管家和杨志,在庄子四周转了转,花费了一上午时间,把书院的修建地点和规模,给基本确定了下来。
赢李培得来的十万贯,宁策打算全部都投入到书院的修建中去。
及到傍晚,宁策返回城中,前去宗泽府中学习兵法,教学之余,宗泽又强调了一次,告诉宁策,明日的中秋诗会,务必前来参加。
宁策连声答应。
时间匆匆而过。
中秋这一天,终于到来。
刚刚下过一阵急雨,空气清新,温度凉爽,地面虽然有些泥泞,但这并不能挡住人们的游兴。
此刻天色已晚,圆月高悬,兴奋的百姓们,脸上带着欢快的笑容,在襄州城的街道上游玩,闲逛,显得格外开心和热闹。
街道两旁,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将夜晚给映照得一片光明,有的灯笼上还有灯谜,人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灯笼下面,冥思苦想,想要破解灯谜,赢取奖品。
不过要说起今日最热闹的所在,却是向家的府邸。
襄州四大豪族,陈,李,宁,向。
向家今年新修了园子,花费不菲,据说里面修建的美伦美央,富贵华丽,向家今年将承办中秋诗会的任务揽了下来,除了博取名声,主动向知州大人示好的用意外,未尝也没有几分炫耀自家园林的心思在内。
华丽高大的向府大门外,沿着围墙两侧,一口气挂上了近百个灯笼,这些灯笼不但制作的十分精美,并且每个灯笼上面都有一幅灯谜,吸引了大量的百姓来此解谜。
不远处,向府准备的灯谜奖品静静摆放在那里,有几名仆人在那里发放奖品。
所谓奖品,无非就是一些茶叶,茶具,花瓶,笔墨纸砚之类的东西,既风雅,价格也不贵。
每隔一会功夫,便有解开谜语的百姓前来,兴高采烈地领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奖励,惹得围观众人羡慕不已。
一些不擅解谜的百姓,便聚在向府大门口处,在那里看热闹。
今日的诗会,除了城中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比如官员,缙绅可以参加外,只要是读书人,也都可以在这一天,进入向府。
只不过普通老百姓,却是禁止入内。
但这丝毫不能减弱这些老百姓的好奇心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