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在暴毙前,还曾命杨士奇修了一封敕书,急召还在南京祭祀孝陵的皇太子朱瞻基,速速回宫。
当时因为南京一直地震,朱高炽便派朱瞻基回南京去祭孝陵,看看是不是太祖高皇帝不高兴了。
但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当天晚上朱高炽就驾崩了。
朱瞻基赶回京城时,杨士奇拿出一份精心准备的遗诏,里面专门就提到了一点:四方向仰,咸属南京,斯固吾之素心。
意思就是说所有人都盼着回南京呢,你爹我也是这么想的,别愣着了,赶紧迁都吧。
这封遗诏上面的字,朱瞻基半个字都不信,一直拖着,绝不迁都回南京。
南方文官们第二次迁都计划,再次宣告失败。
正统六年,亲征过后的朱祁镇,将京城再次从行在改回了京师。
彻底让断绝了南方那些文官们,迁都的希望。
就在他们绝望之际,朱祁镇又给了他们一个希望。
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爆发。
内阁听到消息后,异常激动,第一反应就是迁都,必须迁都!
从永乐年间开始,等了几十年了,终于等到皇帝出事了!
这个首都,必须得迁回南京去!
正统十四年的内阁,有陈循,苗衷,高谷,彭时,商辂一共五人。
这五个人,全部都是江南人!
可惜,当时的后宫中,还有大明最狠辣的妖后,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孙氏。
孙氏控制着司礼监,而孙氏又是鲁州人。
她一个北方人,跟着你们这群南方人回南京干什么?
在北京,孙氏还能控制司礼监,控制后宫。
到了南京之后,到处都是南方文官的人,她还能控制什么?
所以内阁请求迁都的奏折刚一送到司礼监,就被孙太后给一票否决了。
孙太后凭一己之力,再次粉碎了南方文官迁都回南京的阴谋。
南方官员们,再一次失败了。
直到今天,他们又一次看到了迁都的希望。
他们这次如果不提迁都的事,刘健和李东阳就把自己的名字倒过来写!
刘健沉思片刻,突然说道:“现在后宫里面,不是还有个周氏吗?”
“她是京城昌平人,她是绝对不会同意迁都的。”
“若是她和司礼监同时出力的话,我们就能效仿当年的孙太后,阻止南方官员迁都!”
李东阳呆了呆,随后震惊地张大了嘴巴。
“可是……可是陛下之前就已经褫夺了周氏的封号,她……她已经不是太皇太后了呀!”
“陛下现在生死不明,我们内阁只要说她是太皇太后,那她就是太皇太后!”
李东阳深吸一口气,瞳孔间尽是震惊。
刘健转头,看向外面渐渐昏暗的天色,深深皱起眉头,心中无比忧虑。
“时间不早了,我们最好抓紧时间,速速入宫,迎立周太皇太后。”
“若是让那群南方官员占据先机,我们就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