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迁都,必须迁都!

在奉天三大殿被烧之后,六部九卿,科道言官们纷纷上书。

不是安慰家里着火的朱棣,反而都是在骂朱棣缺德,惹怒上天,是天降业火烧了你的皇宫。

朱棣迁都京城,就是在逆天而行!

如果朱棣不想继续被天谴的话,就赶紧迁都回南京。

但朱棣可不是朱允炆那种,靠着南方文官上位的皇帝,当时就杀了一批骂得最狠的南方文官。

其中户部主事,赣州人萧仪,当天就被朱棣给凌迟了。

翰林侍讲,赣州人李时勉,被朱棣下狱,差点也死在了监狱里。

后来是杨荣多方出手,才在永乐二十年将他从大狱里捞了出来。

同时,朱棣设立东缉事厂,专门监察内阁和南方的那群文官。

这是南方的文官们,第一次旗帜鲜明地表明要迁回南京。

所以最终失败,并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他们一直都未曾放弃。

三年后,朱棣从北征途中返回京城,身边只有杨荣和金幼孜两人作伴。

在经过榆木川的时候,朱棣暴毙身亡,杨荣和金幼孜秘不发丧。

朱高炽继承皇位,登基称帝。

但就在朱高炽继位之后,内阁的杨士奇等人,又将京城改为了行在。

同时安排南京和京城的官员开始对调,已经正式为迁都做准备了。

但朱棣知道这些南方的文官们不会安生,于是提前算计一步,将自己的长陵,建在了居庸关门口的天寿山下。

明朝所谓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指的就是朱棣。

朱棣是真正的死守京城,不退一步!

就是因为这件事,虽然京城已经改名为了行在,但朱高炽还是一直不敢真正地将首都迁回南京。

他亲爹才下葬不到十个月,他就带着六部官员回南京?

这能行吗?

至少也得把三年守孝期待满了,再说迁都的事吧?

虽然文官们会把朱高炽塑造成圣主明君,但稍微懂点历史,懂点政治的一看,都得把他骂死。

文官所有的条件,朱高炽几乎都答应了,但唯独回南京这件事,不行!

于是,就在朱高炽暴毙的前一天,李时勉进宫会见了朱高炽。

当天晚上,两人谈了什么,《明史》《明实录》《国榷》都未记载。

唯独记载了朱高炽听后极度愤怒,动手打了李时勉。

将李时勉肋骨打断三根,并且直接下锦衣卫大狱。

但第二天,被打的李时勉,还在狱中喝着杨荣给他弄的伤药时。

打人的朱高炽,暴毙!

李时勉当天晚上和朱高炽说了什么,其实也很好猜。

李时勉之前就因为支持迁都的事情,被朱棣下了锦衣卫大狱。

他去见朱高炽,还能说什么呢?

无非就是劝朱高炽赶紧迁都。

而且从朱高炽生那么大气的样子上来,李时勉说话的语气不会太客气,甚至有可能威胁了朱高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