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周类和索弜的故事(八)

王都三十日 青果 2118 字 28天前

“谨以大商男任子永之名,祝博隐之母永世康安!我们兄弟二人带着公子永的诚意而来,愿与博隐部永结兄弟之好!”阿兄、阿弟单膝跪在阿更面前,齐声道。

“公子永既然有诚意,何不亲来?只派两个身为臣奴的人前来,是看不起博隐部新来此地么?”大姐看着阿兄、阿弟额前的烙印,脸上露出不快。“还是我博隐部‘母亲’的身份不够高贵,不足以让公子永移动他高贵的脚么?”

阿弟看了一眼阿兄,得到示意后,对大姐说:“我兄弟二人誓死血战,不曾折辱羌人血性!虽曾为奴,却已获主人索弜解释,不过时日匆匆,未曾去除奴隶印记而已,请‘博隐之母’勿以臣奴视之!”

“至于公子永不曾亲来,原因却很明了,公子永在周邑之中,如何能知博隐部之所在,便是我兄弟二人,也是侥幸得知,方才寻到此处。”看得出阿弟比阿兄更善言辞,在她的帐中侃侃而谈。“可见我兄弟此行,得天之助。若得‘博隐之母’准允,公子永愿亲来大帐。”

阿兄阿弟走后不久,公子永久带人来到阿更的帐前。

听说有铜金可铸兵器,大姐异常重视这一次结盟,按照商人的习惯,大姐带着巴莫往前迎了将近一舍之地,一切都谈妥了,便可盟誓。

事关博隐部的未来,大姐谈了整整一天,回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秋夜星稀,大姐与阿更在草原上闲走,巴莫跟在二人背后不远处。

“大姐,子永可靠?”阿更问。

“人不可靠,事却可靠。”大姐的回答让阿更微怔,侧头看向大姐。

“子永生得俊,白白细细的,看上去就不可靠,但他带来了一柄直脊刀,才锻好的,还看得出火气,比什么都可靠。”

阿更被大姐的说法逗笑,道:“大姐说可靠,那就行!”

事情于是定下来。

阿广和大姐都没想到,这个决定是怎样深刻的改变了博隐部,改变了周方。直到周得到天下,和子永交好的周类被孝子贤孙称为公祖叔类供在祖庙,都对当年博隐部之助不敢或忘。

若无这次盟誓,周方将会永困豳地,无法到达周原,而博隐部也永远无法到达瑶池边,让阿更不仅是博隐部的母亲,更是全天下羌人的王母!

公子永真是个有趣人儿。想到子永,阿更便嘴角带笑。

那一日,子永带着手下三十骑,风驰电掣而至,在离她的大帐前一箭之地停下。从阿更看到子永从马背上跃下,笑着看向她的那一刻,阿更就觉得盟誓能成。

子永笑起来的时候,脸上的酒涡,仿佛是汾水偶尔卷起的漩涡,一下子把她吸引进去。

子永和大姐细谈,她坐在一边看着子永,他的踌躇满志和滔滔不绝,他自信的笑和沉思时的皱眉,都让她觉得雅致和风韵。她不知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思,只知道,在那一刻,她的眼里只有他。

子永说,他会给博隐部武器,还有一些别的给养,她还听到子永说,博隐部的刀,应该对着北方的赤乌部,而不是南方的周。最后大姐和子永是如何商议的,她没在意,她满心满眼的,都是子永的无比洒脱的一举一动。

当天晚上,她拒绝了大姐安排来的人,因为她知道,明天在她的大帐前,她还要和子永以血盟诅。那时候,子永的血将和她的血交融在一起,成就绝不可违逆的誓言。

双方在大帐前左右分列,阿更骑马从博隐部中缓缓走向中央,子永也轻夹马肚,从他的队伍中走过来,脸上带着让阿更微眩的笑。

二人相向而行,走到近前,阿更拿出短剑,在左手掌心浅浅地划了一把叉,然后把短剑递给子永,子永也依照先前所说的,在右手划了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