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第二日:溪畔凶杀—细节

王都三十日 青果 2102 字 27天前

郑达一早就坐在弼人府正堂之上,为右相遇刺的事为难。

案件并不复杂,他却总梳理不清,一些以为有点头绪的想法,转念又被自己推翻,心中反复演算,总是不得其法,一夜翻来覆去,昨晚基本就没怎么睡。

横竖睡不着,是以天微亮时郑达边起身,他来时,属下都还没到,他趁着这个时间对昨日的事再次梳理一遍。

手中算筹拨弄了许久无果,郑达干脆闭目思索,这时他手下最得力的助手卢治进来了。

郑达没有睁眼,他熟悉身边每个人的动作习惯。就如现在,脱了鞋子后,会转身俯首抬臀将鞋子倒过来整齐摆放在门外,以便出门时方便着鞋的,不用想,一定是卢治。

“卢治,你来得正好,我心中有疑问正要问你。”

“昨天的事?”

郑达点头:“你觉得该从何处着手?”

“关键是细节。”卢治回道,跽坐在属于自己的案几之后,“大人说过,右相大人最重细节,而且往往能够从细节中找出最关键、最隐秘的一环。”

“是啊,我四下勘探,现场除了戴镰,再无其他人作案的可能,戴镰也有受人要挟刺杀右相之事,前后对照,我便认定凶人只能是戴镰。”

郑达睁开眼看向卢治,不易察觉的叹了一声:

“关于凶人,大人说了一个细节:一个胆小、手善的人做不了刺客。为了求证,我又去问了相府的亲卫,都说戴镰向来胆小手善。唉,不过是一个小小疏漏,却是最关键的细节。右相说出来后,我既是羞愧,亦复认同。但凶人不是戴镰,会是谁呢?还有什么细节是我们现在没有看到的呢?”

郑达是借着发问来梳理思绪,并不期待从卢治口中得到想要的答案。

“戴镰口中的干瘦汉子?”卢治试探着问。

“偌大王都,干瘦的人不可胜数,这个人很难找到。”郑达沉吟,压制住从心底不期然冒出的无力感:

“不论撒多大的网,费多大的力,找到这个人的可能微乎其微。”

郑达对卢治说了昨晚与小女孩找到子见府邸的事:

“事涉王室,在没有明确定论之前,你不能对任何人说,哪怕是你最信任的人。”

卢治郑重点头,同时心中感动,郑达对他说了这些,是最大的信任。

即便通过小女孩的眼,郑达“看”到戴镰口中的那个干瘦汉子将小女孩掳入子见府中,而郑达先前猜测的那个最大得利者,恰好便是大王的长子子见。

右相是王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而子见是排在右相之后的那个。右相出意外,子见就排到了第一。

两相印证之下,几乎坐实了戴镰背后主使之人是谁,但没有实证,郑达还是不能下定论。

“若你是背后的主使人,身为贵族大人,你会让手下掳掠的小孩直接带到自己的府上吗?”郑达问道。

“不会。但人若起了贪念,难免会有昏招。”卢治看了一眼郑达,沉吟:“我的意思还是先前说的,找到戴镰口中的干瘦汉子,从他口中问出他背后的人,我以为,这才是我们的着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