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4章 下一代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5119 字 2个月前

成为该商会会长,就意味着从此李建昆将号令我国民营商界,当然,这也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商会总部正在首都,老王急吼吼告辞,准备把这个好消息带回去,同时马上通知全体成员,汇聚首都召开大会。

接下来的一个礼拜,李建昆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商会的事情上。

既然同意出任会长,成员们总要见见,一些身在首都或离得近的成员,根本等不及。

随后,李建昆出席了会长出任仪式,并领头召开了成为会长后的第一次全体大会,引来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这天,李建昆夜里十点才回家。

有个斯斯文文的年轻人一直等着,是冉姿安排给他的驻京秘书,姓梁,这次没安排女的,想来冉姿也做过考虑。

来到书房,李建昆照例听取完他的工作汇报后,梁秘书突然说:“老板,还有一件事。”

“什么?”

“微软公司正筹划进入内地,比尔·盖茨希望能登门拜访您。”

“微软进就进呗,计算机时代的来临势不可挡,微软进来还有什么阻碍吗,他干嘛要拜访我。”

“自然不是求您办事,而是……”梁秘书欲言又止。

李建昆没好气道:“说吧。”

“拜码头。老板您莫非忘了,您不仅是一位金融巨鳄,也是位科技巨头。您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光刻机技术,拥有市场份额最高的芯片大厂,在计算机领域投入布局那么多,外界会想您会不会也进军软件行业?以您的财力,以您在内地的影响力,比尔·盖茨他怕呀。”梁秘书目露敬畏。

何止是比尔·盖茨,现在也不知道多少人想拜访老板,有抱着同样心思的,极力避免与老板产生竞争,更多人是想结识老板,抱大腿。只因比尔·盖茨人已经到了首都,并且与老板有过一面之缘。

李建昆愕然,得知人已经在首都候着,于是说道:“行吧,那就见一面,不过我这两天未必有空。”

“他可以等。”

持续半个月的国际经济研讨会进入尾声,李建昆既然答应出席,不能食言,商业部门那边已经传来消息,但是还没有发来具体通知,可能明天早上接到通知,可能下午、后天,不好说,反正收到通知他就得赴约。

————

一间礼堂里,座无缺席。

本场会议刚召开,东道主万万没想到,引来几方势力集体发难,领头的主要是三方:世行、日方和韩方。

世界银行副行长诺古道:“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研讨,中方接下来的对外开放政策,我们已经清晰明了,同时我们也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遗憾的是,中方坚持己见,基本没有采纳。因此,世行可能要重新评估提供资金助力中方对外开放的事宜……”

“诺古先生,这不是早就协商好的事吗?”中方发言人中的一人大急。

诺古耸耸肩道:“只是协商,并未商定,这次我过来就是要做最后评估。可惜情况让人很失望,我对这样的开放政策持消极态度。”

韩方对外经贸副部长申世明接过话茬,阴阳怪气道:“想要吸引外来经济,又不愿拿出好东西,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我在这里事先申明,如果是这样的话,没有韩方大型企业会愿意进驻中国。”

日方经济大臣吉冈孝父接着发言道:“我们同样深感失望,倘若中方不认清事实,修改相关政策,此前有过协商的几个大型项目,我相信我们的日苯企业会更愿意投资到其他地区……”

中方人员皆是面露急色,作为会议主要发言人的几人,眉宇间都形成“川”字。

就在这时,礼堂入口处传来动静。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一个穿着灰色休闲西装的男青年,步伐轻快走进来。

看清那张脸后,现场许多人大惊。

“是他!”

“他怎么来了?”

“这话说的,各方都有企业家代表出席,他怎么不能来?”

“他早该来了啊。”

“有好戏看喽。”

现场窃窃私语一片。

各方势力人员的表情不尽相同。

引导李建昆进场的工作人员,向所有人解释了李建昆迟到的原因,在外面被媒体记者围聚采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外谋,耽搁了几分钟。

李建昆入席之后,工作人员取来一份会议记录交给他,内容不算多,几眼扫完后,李建昆请示发言,得到批准后,李建昆调整了一下坐式麦克风,望向世行副行长诺古。

后者忽地有些坐立不安。

“诺古先生,此前协商的贷款,世行确定不会提供吗?”

“没……没说一定不提供,我们还要进一步评估。”

“哦,那希望你们尽快,如果你们不能提供,有些银行对这种毫无后顾之忧的国家贷款非常感兴趣,正愁美元现金太多,缺大客户。”

诺古苦笑,“好。”

中方人员大喜。

李建昆接着又望向韩方阵营,“请问申世明副部长,你所说的韩方大型企业具体是?”

申世明喉结滚动道:“这一下子说不清。”

“恕我直言,韩国企业基本都是那几家的。”

现场有些人低头窃笑。这话等于说,韩国就那么几家大型企业。

申世明梗着脖子道:“三星!三星这些年在电子科技领域持续发力,所获得的成绩全世界有目共睹,三星集团本欲携最新技术来大陆投资办厂,可是贵方的相关政策很没诚意,我认为在这样的政策之下,三星集团会放弃投资计划。”

“你认为?”

李建昆呵呵一笑,左右瞅瞅道:“三星没人来啊?那麻烦你带个话给三星集团的人,你我两国近在咫尺,不同的是,韩国总面积只有10万平方公里,-96倍于我国,在身边的这么大的一个超级新兴市场,他们不想进来?那以后也不用进来了。”

申世明睁大眼睛道:“你你……你怎么能威胁人呢?”

“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你刚才说的是三星电子对吗,三星电子近些年的大动作、侧重点,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硬件领域,难道你不知道我也在干这行?这一行并不那么好干,现在大家都在摸索前行,投资巨大,亟需广阔的市场补足资金,还有得竞争。但是三星如果错失距离最近的超级大市场,错过发展机遇,他们往后还想进来?”

略作停顿,李建昆一次一顿道:“他们拿什么跟我竞争?”

韩方人马包括申世明在内,一言不发,表情阴晴不定。

李建昆继而望向日方人马,“请问吉冈先生,什么叫认清事实?”

不待吉冈孝父回话,李建昆陡然加重语调道:“事实是日苯刚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经济在飞速倒退,国内怨声载道,自杀率持续上升,能够使得日苯经济不全面崩盘的因素,正是在《广场协议》之后获得充足资金、趁机向海外发展出来的跨国企业,这就是说跨国企业给日苯经济续了命,你们应该感谢给你们跨国企业提供生存土壤的地方,自八十年代伊始,日苯企业在我国不断兴建工厂,双方互赢,获利颇丰,而现在我们的开放力度比当年大得多,你的不满意从何而来?”

“事实是我国作为一个正在腾飞的超级新兴市场,发展潜力世人皆知,否则也不会有这场经济盛会。扪心自问一下行吗,到底谁离不开谁啊?”

吉冈孝父涨红脸道:“你还有脸说!我国这场金融浩劫,你就是罪魁祸首之一!”

啪!

李建昆拍案而起,横眉冷对,“我在日苯就此接受电视媒体采访,公开谈论过,如今连日苯国民都不这样认为,亏你还是个经济大臣。”

吉冈孝父同样站起身,怒喝道:“你敢说你没做空我国经济,从我国掠夺走海量财富?!”

“做空,是金融市场上最常见不过的手法,对维护股市秩序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你诽谤我掠夺?信不信我再教教日苯经济怎么做人!”

吉冈孝父双眼瞪大如铜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