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赞同这个主意。
县长还特意叮嘱施工方要小心施工,避免损坏可能存在的其他文物。
工程正式开始后,林淑梅每天都要来工地看看。
她发现,不少路过的老人会驻足观看,还会讲起这里的往事。
“我记得小时候,”
一位老人说,“这一带都是做手工活的。有织布的,有绣花的,可热闹了。”
听着这些故事,林淑梅若有所思。
晚上,她找来王小芳商量:
“小芳,我觉得咱们可以在展示馆里辟出一个区域,专门展示这里的手工艺历史。”
“好主意!”
王小芳说,“我认识几个搞历史研究的老师,可以请他们帮忙整理资料。”
这时,苏教授派来的助手也到了。
是个年轻的博士生,叫李明。
“林师傅,”
李明说,“苏教授让我带来了初步的课程体系设计。您看看有什么需要调整的?”
林淑梅仔细翻看着资料:“这个体系很完整,但我觉得还要加强实践环节。手工艺不能光靠理论学习。”
“对,”
李明说,“苏教授也说了,要充分借鉴你们的实践经验。”
正说着,霍怀安来了,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市里决定把这个项目列入文化产业重点工程。
“这意味着什么?”
王小芳问。
“意味着会有更多支持,”
霍怀安解释,“但同时也有更高的要求。市里希望这里不只是个培训中心,还要成为传统手工艺的研究和创新基地。”
林淑梅沉思了一会:“那我们得调整一下计划。首先,要扩大师资力量。其次,要加强与其他手工艺机构的合作。”
“我有个建议,”
李明说,“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我们可以开设一些体验课程,让更多人了解手工艺。”
“好想法!”
林淑梅说,“不过得考虑怎么平衡普及和专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