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实话,直到现在,崔莹都不相信崔照群所言的是事实。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
“孙儿不敢欺瞒叔爷爷,此事确实是真的啊……””
崔照群口舌便给,直接将朱标七日之约,乃至于打造襄阳砲轻破安州城,并且城破之后完全按照“勿谓言之不预也”行事,最后朱标派他前来平壤送信的经过,说了一遍。,
最后,崔照群道:“没用的!平壤城就算比安州坚固,又能坚固上几分?又如何抵挡得住明军的襄阳砲之威?大明太子说了,大明天兵一至,平壤及早投降,他保证全城军民百姓的安全。若是负隅顽抗,一切依之安州之例。到底如何抉择,请平壤军民百姓仔细思量,勿谓他……”
“怎……怎样?”
“勿谓他言之不预也!”
“啊!”
啪!
崔莹重重一拳,击在几案上,双目通红,发出了一声嘶吼:“朱标小儿,实在是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啊!”
不怪崔莹如此失态,实在是朱标太欺负人了。
好么,刚才大家还饮酒作乐,高谈阔论呢,崔莹还“一条鞭末定乾坤”“安危从此属吾公呢”“若将功业论高下,应在唐朝郭李中。”呢!
眨眼间,崔莹觊觎厚望安州城破了,平壤城危在旦夕!
大战胜了,胜利之前的镇定自若饮酒作乐吟诗作赋,那叫千古佳话!败了呢?那就叫跳梁小丑,井底之蛙,不自量力!那就叫耽于享乐,败坏国事,苍髯一老贼!
这让崔莹如何能够接受?
这相当于什么?
相当于朱标当着这么多高丽官员的面儿,狠狠地左右开弓,抽了崔莹几十个大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