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再以他手下十五万明军作为正面力量进攻,这样三种力量结合之下,从而一举拿下后金!获得胜利!
而在得知了这位广宁巡抚的奇葩想法,并经过长达半个时辰的劝说,并且不顾辽东经略之尊,期间王化贞几次想起身而去,几次苦苦哀求其坐下,却依然无法改变对方的想法时。
等到这位广宁巡抚最后扬长而去后,熊廷弼就知道要出大事了!
如此不知兵事,却浪言自大者,还手握实际兵权,这是天要亡我辽镇么!
因为这位广宁巡抚不仅有想象力,他还有执行力。历史上这位广宁巡抚就是这么做的。
在熊廷弼上任后,拒不执行他的三方布置策,并会很快派他的亲信干将,掌管手下精锐部队的中军游击孙得功,前去联络李永芳。
因为在老奴还没造反的时候,两人之前一同守辽,是老相识。
当然让王化贞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这位亲信孙得功前去劝降李永芳不成,反被李永芳把孙得功给拉下了水!
投降后金的国贼又多了一个!还是身处重要位置的一个国贼!作为中军游击的孙得功就埋伏在王化贞的身边啊!还是最得他信任的人!
所以说王化贞如此识人不明!还妄图借助李永芳的力量来一举荡平后金?实在是辽人不幸啊!
包括王化贞企图借助的另一股重要力量——他希望林丹汗出兵四十万助他。结果林丹汗本身被老奴打得自顾不暇,甚至只能落个远遁青海打草滩!仓皇北逃!还能顾得上他吗?
可笑王化贞的一举荡平策,他所倚仗的三股力量,哪一股都不行!
甚至就连明军这个基本盘,因为多了个孙得功大叛贼,会在关键时刻倒戈而变得功败垂成!
他想的无比美好的一举荡平策,才刚刚开了个头就落实不下去了。
倒是对面的老奴,嗅觉灵敏,在察觉明军内部矛盾重重,经抚不合后,立即发动!
并很好地利用了孙得功这个二五仔,被老奴将计就计大败明军,一举拿下广宁!把他王化贞给荡平了!
可叹王化贞,本人最后也落了个身边仅剩三五随从,仓皇逃离广宁城!
手握兵权时心高气傲!逃离时如同一条丧家之犬!
甚至他这一逃,不仅害死了熊廷弼,他自己也没落个好——七年后崇祯帝上台,就拿他开刀问斩!追究的就是此事!
可那时又有什么用呢?逝去的江山还能回来吗?被他害死的忠臣良将还能活过来吗?而那时的局势更早已一发不可收拾了!
所以回到两人交谈破裂,看见王化贞依然固执己见,摔门而去后,熊廷弼就感到心头阵阵凉意上涌!预感到辽事将会愈发不可收拾了!
要知道他在上任之前,就预感到王化贞会是个绊子,因为对方有朝中诸多大佬的支持。东林党和阉党方面都有人。
还都是最顶级的大佬支持他。当朝首辅叶向高、兵部尚书张鹤鸣、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很快就会被尊称为九千岁的人物……所以才会有恃无恐,浪言自大!却没想到会绊子到这种程度!
所以熊廷弼都恨不得仰天长叹了——他刚刚上任,就碰到了这个手握兵权,偏偏又浪言自大,不懂军事之人,那又该如何是好?
难道这辽镇大好江山,就这样被他给败了吗?
按理说这样的人死不足惜,可是广宁尚存的百万军民何其无辜!我大明江山何其无辜啊!我大明亿万汉人何其无辜啊!
“哎大人,夜已经深了,您身负国事,还是早点歇息吧——”这时他身边的一个亲信幕僚,看见都半夜了书房还不熄灯,就是走进来劝说道。
“唉,以如今广宁之形势,乃至本官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千古罪人!又怎么睡得着呢?”
熊廷弼却是长叹一声!因为他之前经略辽东一年多,和老奴交手多次,所以非常清楚这个老对手的狡猾程度!
如果被他得知大明这边经抚不合,有着战机可乘的话,那还会错过的吗?
很可能入冬后就会发起进攻!所以留给他的只剩下几个月的时间了!
(因为后金兵习惯在冬季发动进攻,而不是炎热的夏季,那样无论是人的体能消耗、或者是军中时疫、作战受伤的伤口感染什么的,都能得到有效控制)
所以真要是那样的话,留给他最多只有半年时间了!
可是这么一点点时间,他该怎么办?又能怎么办呢?
空有一腔雄心壮志,满腹韬略,却连掌握兵权都做不到!
所以面对如此危局,还能挽回天倾吗?或者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衣冠南渡再度重演?看着我汉人江山再度遭到异族蹂躏?我汉人天下再度陷入沉沦?
可正在熊廷弼心急如焚之际,忽然就有手下一个老仆进来禀报:“报!广宁兵备参政高邦佐高大人前来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