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后顾之忧(下)

天之下 三弦 4762 字 4个月前

越往深里想,她越觉得文敬仁太过好心,试探着问:“文公子为何对书院这般照顾?”她是直性子,索性明言,“在下只是一个衡山弟子,也不受……师父器重,若文公子想拉拢人脉,有其他上好人选,别在我身上浪费力气,不划算。”

文敬仁摇手:“姑娘想当个好人,就不许别人当好人吗?”

顾青裳忙道:“我不是这意思。”

文敬仁叹口气:“姑娘千里迢迢到天水为舍弟上一炷香,因这机缘,文某在衡山落户,找姑娘帮忙。舍弟是教书先生,顾姑娘开书院,您说这是巧合吗?”

顾青裳想了想,道:“像是冥冥中有安排。”

文敬仁道:“舍弟想当济世人,我济不了世,总能帮到人。天水的书院我照看不着,每回来青衣书院就想起舍弟的书院,文某想,或许是舍弟的安排,让我在千里之外替他照看另一间书院。姑娘为舍弟上一炷香,这些银两就当是为舍弟报一份情义。”

他笑了笑:“之前打听姑娘的事,也是想着姑娘是不是能托付的人。”

顾青裳虽不全信他,又觉得他言语诚挚,想起前年跟沈未辰去祭拜文若善,当时便祈祷文若善保佑书院,还说了自己在衡山,请他照看。

这文若善也太灵验了吧!

文敬仁接着道:“顾姑娘的事,文某不好多说,顾姑娘若想留在衡阳,织厂的事文某也会帮忙。文某近来接了个大生意,给书院的资助就提到每月十两吧。”

顾青裳忙起身敛衽行礼:“多谢文公子。”又疑惑问,“衡阳百废待兴,公子接了什么生意?”

文敬仁笑道:“文某得掌门赏识,将衡阳至长沙一带城墙村落重建的事交托给文某,姑娘若到岳州赴任,说不定还会见着文某。”

顾青裳闻言又吃了一惊,想起之前文敬仁被师父召见,问道:“上回师父吩咐你办的是什么事?”

文敬仁拱手道:“事关机密,文某不能透露。”

顾青裳明白文敬仁一定是替师父办了大事,师父才会回报给他这么大单生意,只是追问无用,于是道谢:“多谢文公子慷慨解囊。”

两人又聊了几句闲话,文敬仁瞥见玉瓶儿提着篮子走出,起身告辞。顾青裳送他到门口,千恩万谢。

送走了文敬仁,顾青裳又烦恼起来。她本已决心留在衡阳,听了文敬仁的话又举棋不定……

文敬仁离开书院,问马夫:“方才那个小姑娘往哪个方向去了?”

马夫指着长巷一头道:“往那走了,刚拐过弯。”

文敬仁上了马车,吩咐道:“等见着那姑娘回来再走。”

马夫应了一声。

不久后,玉瓶儿提着篮子小心翼翼走来,马夫策马上前,经过玉瓶儿身边时,文敬仁卷起车帘喊停,从窗口探出头来,问道:“小姑娘,你提了什么东西?”

玉瓶儿认得是资助书院的文公子,忙道:“珍珍饿了,我去附近有孩子的人家要了些奶。”

文敬仁道:“得请个奶娘才是。”

玉瓶儿道:“顾姑娘也这样说,陈夫子正在找。”

文敬仁嗯了一声,又问:“顾姑娘近来不开心吗?”

玉瓶儿一愣,低头道:“顾姑娘养伤时每日都是愁容,昨天回来还哭了,我头回见她哭得这么伤心,也不知受了什么委屈。”

文敬仁上下打量玉瓶儿,目光颇为古怪,玉瓶儿被他瞧得不舒服,忙道:“文公子还有事吗?珍珍饿着呢。”

文敬仁问:“你想帮你顾姐姐吗?”

玉瓶儿一愣。

第二日,玉瓶儿趁着珍珍睡着溜出书院,依约来到城里最大的天福客栈,店小二将她带到楼上最大的一间房,玉瓶儿仍有些忐忑,站在门口迟疑半天才敲门。

开门的是名年约三十的少妇,轻妆淡抹,可见姿容。那美妇见着玉瓶儿,很是和蔼,笑问:“你来啦,叫什么名字?”

玉瓶儿嗫嚅道:“我叫杜玉瓶,顾姑娘都叫我玉瓶儿。”她偷眼往房内望去,屋里有个浴盆,文敬仁正坐在床边。美妇挽着她手进屋:“我姓柳,叫我柳姑娘就好。”

“柳姑娘。”玉瓶儿唤了一声。

文敬仁起身来到玉瓶儿面前,问道:“下决心了?”

玉瓶儿既不点头,也不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