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物价飞涨

六斤的归途 李皮皮 2257 字 4个月前

张六级有些发愁,后面的日子该怎么维持呢?

果不其然,正如粮店老板说的那样,几天后粮店门口的布告上写着每公斤米的价格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次上涨七文钱,也就是说比当初没有涨价钱每公斤米要多花十七文才能买到。

众人瞧着这行情,估计再过段时间每公斤涨价会突破二十文大关,几乎是过去的一倍多。

张六斤揣着兜里不多的几个铜板,咬咬牙买了一斤米。

街面上不光是米面的价格大涨,像大肉、鸡蛋、食用油和蔬菜的价格都在上涨。

张六斤挑着担子躲在一处墙角里避风,他双掌来回搓动,用嘴巴向手掌心哈着热气,以此让自己冻得有些麻木的双手能够变得灵活一些。

“卖柿子,又香又甜的冻柿子,谁要哩。”

张六斤在这里喊了半天,也没有一个人来他的摊位前买东西。

毕竟对老百姓而言,再甜的柿子可以不吃,但是总不能不吃饭。水果只是富裕生活的调味品,而粮食才是救命的东西。

随着粮油价格的普遍升高,来张六斤这里买水果的客人少之又少。

秀霞看到张六斤的兴致不高,知道今天的生意又不是很好,她把热好的米糊端给大哥,让他趁热喝掉。

“哥,我听萍萍她妈说城北有个粮店,米卖得比咱这边儿便宜,就是质量不好,都是陈米。”

张六斤得知这个消息,对妹妹说明天早上他就去城北买些大米回来。

“陈米就陈米,只要不饿肚子就行。”

果真如秀霞所说,城北粮店的米比他们那边每公斤便宜八文钱,一看就知道是在粮仓中放了很久的糙米。

贪图便宜的群众将粮店喂了个水泄不通,张六斤好不容易挤到跟前对粮店伙计说给他称五斤大米。

结果不到半天功夫,城北粮店的糙米就被闻讯赶来的群众抢购一空。

张六斤将包好的大米装进怀里用衣服从外面挡住,急匆匆地往家里赶去。

既然水果的生意不好做,那就重新改做自己的老本行,张六斤又去城外打来柴禾在县城里叫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