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心底一阵叹服,这简直就是李世民的翻版,当即说道:“大使年纪尚小,最好是从潜邸开始培养嫡系,我给你推荐的这人,年仅二十,尚未出仕,我也是机缘巧合之下听闻他的名声,暗地查探过后发现这人果真才德双全”。
李承乾闻言更加好奇,“竟然能得玄成公如此赞誉,他是谁?”
魏征既然对他如此盛誉,那这人在历史上应该也是鼎鼎大名。
“便那司法参军张文德的四弟,清河张氏,张文瓘”。
魏征直接说道:“张文瓘,字雉圭,生于前隋大业二年,今年正值弱冠之年,这个张文瓘熟读法家典籍,书法极佳,我当年在李密麾下便曾听闻他的名声,事母甚孝,其叔伯兄弟五人,兄友弟恭,在这贝州也是流传已久”。
“张文瓘?”李承乾脚步一顿,拧眉思索,对这个名字他竟是毫无印象,到底不是专业研究历史,李承乾印象里还真没有这个人物。
见李承乾皱眉沉思,魏征直接说道:“才学乃是其次,重要的是品德,张氏家风刚正,这张文瓘同样性格正直,嫉恶如仇,大使不妨看一看?”
“看!”李承乾回过神来,点头说道:“既然是玄成公举荐的人才,那肯定要亲自去请,我刚刚一时失神,只是在想这个名字,我以前又没有听过”。
“那应该是没有听过的”,魏征伸手延请魏征先行登车,随后登车说道:“我若不是河北人,当年还在贝州生活多年,我也不会听闻此人名声”。
李承乾微微颔首,其实治天下,以一县之才便可治理,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并给予他展现的舞台。
比如汉朝刘邦的大臣多是沛县人,明朝朱元璋的大臣多是凤阳人,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发现人才和任用人才更加重要。
现在的李承乾并不知道,魏征这是给他推荐了一位宰辅之臣,张文瓘在历史上的名声虽然不如房玄龄、魏征等人响亮,但他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名臣。
原本轨迹上,张文德将门荫入仕的资格让给五弟张文琮,然后在贞观初年参加科举,凭借真才实学,以明经及第,授官并州参军,深受并州都督府长史李绩的器重。
此后以考评上等升任水部员外郎,这个时候他的五弟张文琮也在尚书省出仕。
嫡亲兄弟同在一个衙门任职,不合制度,张文瓘为避嫌,主动请求外调,外放为云阳县令。
此后数年,张文瓘政绩卓然,一直从地方州县升到京城中枢,在唐高宗龙朔元年,正式出任参知政事,成为当朝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