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是有人留意到当晚经过的车驾只有荣府那一座,因此特地去探了车夫与家丁的口风。如果昨夜探春将此事嚷出来,或者让车夫与家丁中任何一人知道,都难保不会走漏风声。
虽然车夫与家丁们经受住了“考验”,然而这别院外头,恐怕还有人盯着。
今日之后,如果别院再派快马回去
贾府传讯,恐怕就等于不打自招。
"这……"
南安郡王眯起眼,倒是没想到这次的事竟如此棘手——是什么人如此恐慌,生怕他面圣说出海疆武备的实情,他大概也能猜出一二。
这是没想到那些人下手狠辣,现在想起来,昨日与他失散的那两名随从,应当也是凶多吉少了。
“郡王殿下,您藏身于此别院,不是长久之计,总要想个办法送您回京。小女子有个法子,只不知妥与不妥。"
"小姐请讲!"南安郡王终于礼貌地请探春开口。
谁知等探春说完,南安郡王一时也黑了脸,心道这位小姐反将一军起来也真是厉害,而且她如此做法,竟是要将荣国府与自己这边撇得清清的,一点干系都不担。
虽说这令南安郡王心里极其不舒服,可是却一点儿错处也挑不出来——令一位郡王都狼狈不堪,像个逃荒者似的到处乱躲乱藏,贾府若是贸然掺和其中,恐怕后患无穷。这位三小姐,心思还真的够密的。
再一想,贾三小姐是被天幕上断言,说是差点儿被自己连累,要去远嫁和亲的人,不想与自己有关联,也是寻常。
他再开口时,已经有点儿期期艾艾,舌头打结:"难道……没有其他法子了吗?"
这回白嬷嬷终于露出了一丁点儿忍俊不禁的笑模样,却又随即收了笑,肃然道:“没有了!”
南安郡王顿时耷拉着脑袋,万般无奈地道:“好吧!”
大
当天,探春身边的大丫鬟侍书失手将自家小姐要送给板儿与青儿的书籍与字画打湿了,被探春狠狠地责罚了一通,命她坐驴车回荣府去拿替换的。
侍书哭哭啼啼地坐了慢慢悠悠的驴车回去,天黑了才到京城。
第二天,荣府里贾芸与小红夫妇一起出城,带上了重新准备的礼品一式两份,送到别院,顺便来接探春。
“三姑姑!”贾芸是晚辈,一见到探春赶紧行礼。
探春一见到芸红夫妇,便知府里已经全明白了她的意思,笑着受了这两位的礼,待靠近了,才悄声道:“我以为是琏二哥哥会来的。”
贾芸也悄声道:“琏二叔原本要自己来,但老太太觉得他来还是嫌太打眼。所以
叫了侄儿。”
探春也觉得贾芸与小红更妥当些,当即命人去将置换过的礼物重新送到王家,然后又让车夫套了车,准备回府。
"白嬷嬷腿脚有些不舒服,不知道是不是以前老寒腿的毛病又犯了。将车泊在二门口吧,我们自己出来。”探春随口吩咐。
她与“翠墨”两人,一起扶着颤巍巍的白嬷嬷上了车。
车夫在前头依稀见到三人都上车了,自己就去前头赶车。几个家丁一直在门口候着,这时赶紧跟上。
大车颠簸,探春坐在车厢里,望着对面花枝招展的“翠墨”,实在是觉得好笑,想要将视线转开,偏偏车厢狭小,转不开。
那“翠墨"实在是被探春笑得忍不住了,只能无奈地瞪了这位贾三姑娘一眼,似乎在说:“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