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说的也在理,上官玉燕毕竟是别人家的女儿,总不好因为自个儿是皇家,就一直霸占着人家不放吧?
皇后却是若有所思,她顿了片刻,继而笑脸相迎着说道,“母后,要是燕儿她成为了您的孙媳,那这个自然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太后闻言,很明显已是动了心。皇帝听了,倒也觉得皇后的提议未尝不可。
“母后,儿臣瞧着儿与燕儿他们二人年纪相仿,郎才女貌,怎么看都是一对璧人,若是在一起,定能琴瑟和鸣。”皇后说道。
那上官玉燕虽说是太后的娘家人,可她的父亲只是一个从四品下的国子司业,平日里掌管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他的职位对于南宫并无多大助益,所以皇后压根就看不上。
可也总不好便宜了南宫珩,皇后思来想去,这个“好处”便落到了南宫的头上。在皇后的眼中,南宫对于南宫而言,就好比是一颗脚边的小石子,根本毫无威胁。
南宫又素来就是个逍遥王爷,性子简直跟他的母妃谨德妃一模一样,说得好听些是超然物外,说得难听些便是软弱无用。是以,皇后对这对母子能放下一百个心来。
皇后现下这样一提议,不但能哄得太后开怀,更是赐了南宫一段不错的姻缘。她私心想着,到时候,这谨德妃指不定还要记她这份恩情呢。
太后哪里会晓得皇后此刻真正的心思,更不会料到皇后的心里会有这么多的沟沟壑壑,这么一会儿的时间,脑子都已经转了好几个弯了。
对于南宫这个孙儿,太后其实还是颇为满意的。虽说,南宫不似南宫和南宫珩二人那般出类拔萃,可南宫性子温良,待人又向来宽和,绝对担得起温润如玉这四个字,是女子可托付一生的良人。
“哀家觉着皇后的提议甚好,皇帝,你以为如何?”太后转而看向皇帝,眼神充满希冀地问道。
皇帝思忖了半晌,终是点头道,“就依母后您的意思办吧。”
“好,好,好。”太后笑容满面,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可见真真是高兴得紧,“如此一来,倒是一下子就解了哀家心头上两件重要的事了。择日不如撞,皇帝,趁着今日这个机会,索性就把这事儿给订下了吧。”
“好。”皇帝笑着应道。
连总管会意,赶忙示意乐官们奏乐暂歇。
蓬莱殿内众人正推杯换盏、把酒言欢呢,见乐曲歌舞戛然而止,一时不知发生了何事,瞬间皆是安静了下来,望向了皇帝所在之处。
“今天,众卿欢聚一堂,如此祥瑞喜庆之夜,朕要宣布一个好消息。”皇帝朗声道。
什么好消息?难不成是要立储?众人一头雾水,面面相觑着。
皇帝脸上持着笑意说道,“国子司业上官鸿之女上官玉燕,恭谨端敏,才貌双全,特赐与朕之七子为王妃,择吉日完婚。”
上官鸿没想到皇帝会在宴会之上突如其来地赐婚,一时之间竟愣住
了,亏得上官夫人机灵,忙携着上官鸿及上官玉燕一同上前领旨谢恩,“臣、臣妇、臣女谢皇上隆恩。”
皇帝话音落下许久,却未见南宫有任何反应,皇帝不禁侧目朝这边看了过来。
谨德妃看着无动于衷的南宫,一颗心是七上八下的,就差从口中跳出来了。自己的儿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性子,作为母亲的她最是清楚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