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往西北一百七十里,是双溪镇。
泊宁河在双溪镇一分为二,大河裂成了两条小河左右绕着镇子。镇子上的人家大都沿河而居,几乎没有不识水性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当戴着斗笠的云若出现在这满街蓑衣渔笠的小镇,没有丝毫突兀。
云若绕过柳城到了这双溪镇,已经是落日悬河,暮色染霞。不同于其它小镇,这个时辰正是渔民们收获回岸的时候,卖鱼卖蟹的小贩,卖虾的妇人,甚至还有用柳条儿串着一大串白条子小鱼的稚童,吆喝声此起彼伏,满街的熙熙攘攘。
云若柱着一原木手杖走在镇街之上,银白的发丝从斗笠里垂下,露出半边的下颌贴着几缕白须,活脱脱一个垂暮的老人。
“若儿!”忽而一声略微熟悉的呼喝声响起,云若脚步一顿。旁边店门里,一个红衣银镯虎头鞋的女童,颠着脚儿摇摇晃晃地正要迈出门槛。扶着门沿的小手陡然一滑,眼见着就要摔倒。云若身形一动,下一刻扶住了女童。
“若儿!!”一位头缠碎花巾的年轻妇人从里堂冲了出来:“你这小妮子,才眨眼的功夫不见你,怎么就往外出跑!”
“老先生,小女无知没冲撞着您吧?谢谢您啊!”年轻妇人一边数落着孩童,一边抬起了头。
云若看了一眼妇人,妇人的样貌瞬间与记忆里的一副面孔重合!
“是她?!未必是她…十余年前的记忆了,也许只是有几分像她…”
云若下意识地压低了斗笠,看了看旁边的店牌:“溪桥鱼庄…你这可还有食宿空位?”
云若嘶哑着嗓音,刻意带上些许沧桑。
“有的,老先生里边请…”妇人引着云若到前堂坐下,一手拉扯着女童走向内堂:“老虞家!看好闺女,我去给客人添茶。”
前堂里食客不多,三三两两的吃饭喝酒,也不喧哗。
妇人很快就端着茶碗过来了。
“这妮子生的好生水灵,大名叫什么啊?”云若闲聊道。
“老先生说笑了,才一岁半的娃儿,那看的出水不
水灵。”妇人笑着添了茶水:“妮子姓虞,叫言若。”
“言若…这名字,不怎么合适女孩子吧?”
“孩子名字是民女自己给取的,民女家打小就是普通渔民,也没念过圣贤书,识不得几个字。随意就取了个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