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秦淮一日

大明宗室 孤君道 2097 字 9个月前

中正十四年六月,初二日。

经过长时间的衡量,朱弘昭还是放弃了他那个星历,国人国情更适合日历,全盘照搬埃及人发明的日历,以黄帝纪年法为宗修编中正版《国史》。

这版《国史》修好刊行后,则意味着新的日历历法通过学校、报纸向民间、世界扩散。

这一日下午,南京城外,十里秦淮。

一艘花船离开梅楼背后的码头,游荡在秦淮河上。

中枢向西京转移,眼前又移动到了北京。中枢离去的秦淮的确萧条了一阵,可高压的政治气氛消散后,这里又恢复了昔日的鼎盛。

击败想要成为风月胜地的西湖,秦淮女子捍卫着这里风月第一的名号。

夕阳下的秦淮北岸,每隔二十步就是一根散发昏黄又似金辉的路灯。南岸秦淮大街上,天色未黑可灯

光照耀可谓刺目。

花船船首,杨爱一袭女官服饰,头戴软翅唐巾双手负在背后。

船向西行,杨爱圆圆的脸蛋上戴着最近流行的墨镜,左臂抬起看了看镀银玲珑小巧腕表,带着好奇打量着两岸的景色。

一名老宦官指着北岸山川坛、玄真观讲述着当年在尚衣监当差时的见闻。

秦淮西边尽头,映月楼。

考中秀才的于成龙稚气未脱,在这里缅怀曾经的童年。

对面的米市大街,一座寻常茶楼里。

通政使兼南京留守兵部尚书,内定的下一届相府国相钱谦益躺在摇椅上晒着落日余辉,再有三年又要南巡。这次南巡皇帝会沿着新的铁路干线去苏杭转转,三年后新的威远水师巡洋舰队会在太仓浏河口组建。

这是第五支水师舰队,南洋、北洋是近海水师军

团。定远舰队在西夷那边,镇远舰队负责南太平洋。第五支舰队将负责向东,去北莫洲即大明官方命名的东洲北大陆设立基地,负责东太平洋。

他的学生顾炎武,已经高中二甲进士。十九岁的进士不算夸张,毕竟还出现过十五岁的进士…本朝就有十八岁的进士徐卿伯,十七岁的进士崔景荣。

顾炎武以行人司行人的身份跟在钱谦益身边历练,再有一年将回到北京,钱谦益当他的国相,顾炎武则去侍从司正式参与中枢决策。

“师尊,周公来了。”

顾炎武开口,他已经与太仓王氏完婚,并以王家的线加入纯阳党。

钱谦益轻嗯一声,没多久南京户部六品议郎张溥,搀着他的师尊周延儒登上茶楼。

自从钱谦益正式确立为通政使后,周延儒心态就彻底垮了。万历三十年到四十四年这段时间里的进士,都是党争中坚份子,在党争中死伤惨重,新朝一系列清洗中更是所剩不多。

可周延儒非常的不服气钱谦益,他是实打实的状元公,可钱谦益算个什么东西?

探花郎?开什么玩笑,别人信这个探花,可他周延儒不信!因为作为当年的亲历者,他可知道钱谦益这个探花郎价值多少钱。

当时党争混乱,连着科考系统都乱了,进士名额成了党争各党拉拢士林的有效手段。这个头一开,在钱谦益那一届私底下开始买卖名次。

钱谦益的这个探花郎价值两万两,钱家不缺钱,钱谦益砸了两万两本以为可以当个状元公。可有人出价更高,所以钱谦益只能当个探花。

这件事情已经从周延儒的嘴里,传到了天下人嘴里,经历过那最疯狂党争时期的官员,如今活下来的真不多,但一个个躲过当时的党争迫害,又接连躲过新朝大清洗,一个个自然身居高位。

他们对钱谦益一点都不服,钱谦益根本没有能拿出手的政绩。新朝以前,就干过一阵学政官,其他时间都是到处跑,各种跑,什么都跑,跑官也跑路。

唯一能拿出的资历就是主持修了几本实录,主持了两届科考,再无一点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