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王爵也不好封了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970 字 9个月前

这日皇帝根本不在乾清宫,而是在慈庆宫。

曹化淳打发了郭允厚,向着慈庆宫赶来汇报。

慈庆宫中,朱弘昭只套了一件棉麻混纺的对襟比甲,长发散披着,斜躺在大椅上,朱慈燃坐在他怀里,小手抱着一卷书翻着念,遇到不认识的字便停顿片刻。

他一停顿,假寐的朱弘昭便开口提醒。这部兵书,他也参与了修编,几乎熟悉每一段文字。

这是卷轴添有大量绘图的书,不是册式书。因为插图非常的多,有些插图也比较长。

卷轴类的书可以做的很长很宽,缺点就是只能一面印刷,背面只能浪费。而且为了保证这东西的质量,纸质比较厚。录入的资料少,却更占体积,还不易携带更易损害,可谓是缺点满满。

可他不在乎,这东西又不是大面普及的东西。

这部兵书是茅元仪窝在老家撰写的原稿加增扩编来的,去年底他抵达南京兵部后取最新的军械资料及国朝近五十年来资料详实的战役形势图,加上兵部职方司、将府参军司、虎贲司要员一同完工的新兵书。

叫做《兵录总枢》,综合了武经七书,几千年一切有

迹可循的战争资料来撰写的新式军官教材。

这本书规模非常的大,预计会有八卷。武经七书与戚继光两部兵书缩编简化为练军、行军、战术三卷,其中依照过去的战例,朱弘昭又将《三十六计》搬过来,成为第四卷战略篇。

《三十六计》现在还没出现,这东西可以做战术,也可以做战略。

其余第五卷是军制总述,结合历代军制进行评点;第六卷是军械总述,历朝历代的盔甲、兵器都有详细的绘图,方便时人研究;第七卷兵形篇则是近五十年与春秋至今的著名战役评点。

目前也才弄出第七卷草稿,第八卷收尾的则是武德篇。强调军队存在的意义,担负着对国民太平、先人成果及后辈子孙安危的重要性,从观念上扭正武人地位低下的舆论,给与必要的荣誉感。

让朱慈燃一整天抱着诗词看,的确有些为难小家伙。

印书局那边便弄了一批带有大量精美绘图的书来,内容还是诗词或者成语典故,但都配了手绘插图,几乎都是绝版。

雨点淅沥沥,殿中生着炭火,张嫣也是一袭素袍,拿着小勺给烤鱼撒着孜然、辣椒粉末,不时扭头看一眼。

张康年纪小,难得下雨天,睡的香甜也就由着去了。

曹化淳换了脚套,趋步进来在屏风后悄悄探头看一眼,殿中无他人,他不得不小心翼翼,坏了皇帝的兴致,自然有苦头吃。

见一切正常,便柔声道:“主子爷,奴婢将郭允厚打发了。”

“知道了,忙你的去吧。”

朱弘昭睁眼,待脚步声离去后,才说:“麻烦,公私分明有好处,也有坏处。”

张嫣轻笑:“神宗皇帝巴不得公私分明,你倒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依我看啊,这是一个好头儿。袁公不似平伯那么容易变通,生性刚毅。这开个好头儿,以后有个事情也就好商量了。”

对于满朝臣子,张嫣也只佩服原东林出身的叶向高与袁可立,还有近乎淡出朝野视野的孙传庭,毕竟这人是实打实的帝师,对元从系有着深厚的影响力。

朱弘昭点点头,叶向高的确好说话,本来就是军户出身的进士,听从他的安排几乎让叶家有点资质的后人都从军入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