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南京一日游上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944 字 9个月前

现在朝廷开放武禁,允许寻常百姓家里储存盔甲,但火铳、火器方面管制严格。火绳枪可以允许持有,但短铳管的太严,只允许士族申请。

士农工商,士可不单指文士,还有武士,即军户。国朝之处的军户,那才叫风光。晋升渠道多,有了军功当个知县转为文官也没问题。靖难之后,军户地位一落千丈。军户逃亡,也是从永乐时期开始的。

十里秦淮大街上,史可法放下再次加版的报刊,长叹一声。

一旁,成基命老来得子的独子十八岁成克巩也是轻叹,两个人是同门师兄。史可法是左光斗的学生,成克巩也是。东林二代之间,相互拜师对方长辈也是常事。

又是一声轻叹,成克巩道:“师祖这是为何,增强了通政司权柄,岂不是故意掣肘袁公施政?”

算师承关系东林二代中成克巩能算是最小的一个,算血缘他又是东林三代,谁让成基命老来得子,偏偏又拜了个相同年纪的叶向高?导致成克巩在东林排序中,不上不下。

也因为叶向高一系的正确站队,使得成克巩成为最安逸的一个。此前,还背着东林叛逆之子的骂名,现在都好转了。

虽然他这一系是建设党,他也注定要子承父业;袁可立一系是纯阳党,毕竟都源出东林,以前叶系与袁系就有不错的交情。

实在是想不明白,师祖为什么留后手,给袁可立添堵。

史可法也是再叹一声:“唉,国相不这么做,有人也会这么做。通政司的高涨,是大势。”

他所叹者,还是自己的命运。

左光斗豁出脸皮不要,求着王在晋举荐了史可法,一步进入相府当行人,拥有了极高的起点。但是,问题出现了,也不知皇帝怎么对他有了印象,偏偏他史可法祖上有功家里是世袭锦衣百户。

他本人又在相府表现的踏实、沉稳,又是世职锦衣百户出身,这下倒好,锦衣卫亲军都督府发来调任请求,向相府求贤,要把他弄到锦衣卫当十四实职正千户之一。

又是一步登天,这却让史可法愁碎了心。

前面还想着要不要辞官参与乡试,现在的问题是怎么从锦衣卫的黑手里逃脱。

十四名正职掌权的千户,哪一个不是赫赫有名大权在握,多么的威风。可这种威风不是史可法想要的,偏偏他又推辞不了。就连相府都不好推辞,毕竟史可法是世袭锦衣百户,虽然是只拿俸禄的闲散百户,可锦衣百户就是锦衣百户,生下来就隶籍锦衣卫,生下来就是皇室的亲军!

锦衣卫要调走一个本该在本卫做事的人,谁也说不出

反对的话。除非史可法可以跳出卫所军户的局限,这种法子有,那就是考个举人功名回来!

没错,史可法现在还是秀才功名;就连张溥、张采这复社领袖,也只是秀才功名。士林名望是士林名望,混在士林的多是秀才、进士,乃至是童生如陈子龙,反倒少举人。

这也正常,考到举人要么一心扑在进士这条路上,要么自觉无望回乡过富贵日子去了,再要么参加吏部会选当官。举人当官自然多是浊官,一个浊官也好意思混士林?

今年苏州府的府试上,复社有名的邢姓狂士就呼呼大睡,睡醒大呼功名如粪土扬长而去。依旧改变不了人家是名士,改变不了人家拥有大一票追随仰慕者的事实。

现在还拖着,就等师尊左光斗活动,只要能说服叶向高,以叶向高现在即将离任和中兴奠基首臣的高涨名望,一句话就能让锦衣卫打消这类想法。

可叶向高凭什么要平白去驳锦衣卫的面子?就凭叶向高也是军户出身?

真进了锦衣卫,掌了实权。他史可法这辈子基本上就差不多到头了,别想着督抚一方乃至是竞争国相大位。说不好,以后的史书里,他史可法将是从头黑到脚的锦衣卫大头目,背上一叠叠的祸害忠良骂名…

相对于气氛压抑的南京城,原东林子弟看到兵丁就觉得压抑,他们多游荡、寄居在南外城,有钱的就包一艘花船,性格张扬一点就睡在秦淮十里大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