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情敌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909 字 9个月前

所以,堂堂一省解元,就成了排名倒数的三甲进士,与崔呈秀几乎是排在一起的。羞怒的陈如松改名,以松立志,开始了苦难的仕途。

因为激烈的党争,下一科万历四十四年发生了震惊天下的科场舞弊案,这一科没有会试会元,因为会元沈同和的卷子,是殿试第六名赵鸣阳在会试时代作。会试要糊名,两个人相互写对方的名字,就把事情给办了。

科考是选拔官员的通天大道,但也禁不住每科两三万人冲击那三百名额,难以想象的优厚待遇背后,再加上激烈的竞争,科考时发生什么事情都是可能的。

而刘若宰,就是党争最后的受害者,因与东林的关系而受到压迫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宝卷,可以想想,一个在南京乡试时十五岁的粉嫩举人,少年才子未来一片璀璨的大官人,来到秦淮,会发生什么?

当时的秦淮,基本上能把刘若宰给撕了。

再不济也可以当个排名垫底的三甲进士,毕竟秋闱会试后,选出的贡士基本上已经是进士了,最后的春闱殿试就是排个名次。

只要不交白卷,不在皇帝面前乱了礼仪,那一切都是妥妥。

所以,没有皇帝出手,刘若宰可能现在会在相府历练,或者下放知县。

朱弘昭也没干别的,就问刘若宰是哪里人。

刘若宰是安庆人,但祖籍是山东梁山这个通过水浒扬名天下的贼窝子,是刘若宰父亲这一辈迁到的安庆。

只要刘若宰撒个小谎,就能免去通贼的嫌疑。朱弘昭等着的就是他撒谎…

老老实实回答问题的刘若宰,朱弘昭也不能以欺君之罪收拾掉,只能以梁山贼人猖獗,多有杀良冒籍避罪为由,让刘若宰提供父祖三代无犯罪证明再来科考。

在这两年半的日子里,刘若宰到处奔波,梁山此前并未设县,由郓城来管。于是郓城的档案、历代郓城、东平州的官员,梁山周边残存不多的士绅出具的证明等一系列东西,才能证明刘若宰父祖三代内没有犯罪,没有顶替冒籍,是正正经经的良家、书香之家。

忙完这一切,刘若宰这才来南京向法司出具证明,洗去了冤情,然后就来了这里,给宝卷添堵,也给皇帝添堵。

科考大公,是为天下有志有才有德之士开辟的晋身之路,是公器。刘若宰不服,他认为自己被刷下去,是公器私用所致。

这件事情也传的沸沸扬扬,刘若宰在这里仰视静静伫立,除了远处的嘈杂热闹外,周边一片低声议论,不断有待考的举人离去,没人愿意给自己因为看热闹而惹来麻烦。

“姐姐?”

徐佛裹着斗篷,来到窗边,低头看一眼黑压压的街道,看到了刘若宰那摄人的目光,不由双眉倒挑:“负心男儿,表里不一之徒,果真是酒壮怂人胆。”

宝卷始终不开口,轻轻一叹,容颜不改,一副恬淡模样俯视着。

陈子龙见梅楼面前挤的一团糟,扭头对身后护卫道:“将背后这家楼,烧了。”

锦衣卫新派出的护卫,怔了怔拱手:“遵命。”

陈所闻作为国朝从二大员,一省政司,按着现在的规矩会由锦衣卫,说的正规一点是由禁军中抽调锐士一甲作

为护卫随从,俸禄依旧由军费拨出,两年一轮。

这些作为护卫的禁军,不用想必然是锦衣卫世职,世代为皇家效力的清白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