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杀星(下)

大明宗室 孤君道 2018 字 9个月前

“辽军体制僵化,朝廷喂养的过于臃肿,这才被建奴逐步蚕食欺压。三国一书中,作战多儿戏,打辽军却是够用了。”

张献忠也没有组织语言,想到哪里就说什么:“兵家四派,不论怎么讲都离不开军心,军心即人心。三国中兵法近乎儿戏,若琢磨明白人心,种种兵法不过是顺势而为,无须刻意。所以,我等宿卫研究三国,也是在研究人心、军心”

“咱读书少,只觉得人心向利没啥好研究的。就研究关二爷和张三爷,二爷以仁待军士以孤高苛严待士人;三爷反之,对士人仁厚,对军士过于苛严。简单来讲治军,二爷以仁,三爷以严。”

说着看向张平远,张平远点头:“这话在理,将军还有什么心得?”

张献忠苦笑:“二爷以仁抚军,又苛严对待士人,故而才能镇守荆州;三爷厚抚士人严于治军,这才

随刘备入蜀。君父还讲解过其中差异,才让咱明白二爷水淹七军后,伐魏时机大好,为何东吴会反水;也明白了二爷樊城兵败后为何蜀军不救。”

犯了忌讳,当时的曹操怕关羽,孙权也怕,刘备这边何尝不怕?于是,关羽和他的荆州军团就崩了。

军队才是根基,关羽又不是主君,因为军队拥护才能稳稳镇守荆州,可北伐形势一片大好,这种拥护就成了毒药。

张平远不言语,继续听着:“二爷死了,三爷也就没了活路。就这么简单,观往昔而明眼前,不论是二爷还是三爷,都有自己的治军风格。”

拍着自己胸口,张献忠一脸狞色:“咱没啥出息,蒙君父看重,这才出人头地,吃香的喝辣的,在这荒僻地界耀武扬威。这种日子,咱不觉得苦,再苦的日子咱也撑过来了,只要活着像个人,能横行霸道,这辈子就值了。”

“远征日本时,君父就说了,我大明人满为患,想要扛过去,就要开疆辟土。周边各处,哪处没人?

咱要的是安置百姓的土,不是吃粮的人,咱大明有的是种地的人,不缺人!”

“像这松藩,大好的湿润草地,种不得稻麦,种青稞、土豆也成,再不济牧养牲畜也能养活不少人。一样的道理,只有有土,我大明百姓就能刨出吃的。”

“至于原来的人,我大明不缺。”

“都司府这是在逼咱拔刀子,咱为君父连刀山都敢走上七八回,也不差做这杀人的勾当。”

作为边塞人,张献忠吃够了缺粮的苦,张平远也是如此。从父辈开始就四时不正,旱灾涝灾一起来,丰收年就没遇见过。

按照家乡老人的说法,现在的丰收年也就以前的寻常年份产量。

质量跟不上,就从数量下手,现在只能打仗,从外面抢土。

张献忠有一个大将军梦,为了当这个大将军,他一门心思研究着。他不认为自己有出众的本事,可以

让皇帝记在心里。

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有足够的特点,遇到相应的麻烦,能让皇帝想起他。

眼前,就是一个机会。以后这类开疆扩土的机会多的是,这么好的机会让他赶上了。按着他的分析,朝廷摆明了是要土不要人,擅长清理当地蛮夷,或许是一项不错的风格。

拍拍张献忠肩膀,张平远道:“将军,升帐吧。”

张献忠缓缓扭头,看着张平远露出笑容,随即仰头大笑:“哈哈哈!呵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