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毒计(三)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747 字 9个月前

罗象乾是土司出身,奢崇明造反时的叛军将领。

奢崇明突击奇袭成都失败,官军往成都赶,叛军后续力量也在往成都聚集,兵灾乱世中一名秀才落在叛军手里,在袭击失败时,叛军内部人心就开始动摇。

奢崇明准备派人诈降,选中罗象乾,让罗象乾去找那位秀才做中介,这秀才见能脱离叛军,还能立功,立刻给朱燮元写信。

而朱燮元则让秀才与罗象乾一起来,撤去卫队,也没有解去罗象乾的武装,带着罗象乾在城楼里吃吃喝喝,睡则同榻,把手谈论彻夜。

这种待遇下,罗象乾的诈降成了真降,随后一战中罗象乾部反戈,直接阵斩叛军万人。当时奢崇明所部叛军才十万出头,被杀一万人,不算伤兵、溃兵之类的,光这一成的阵亡,就使得叛军丧胆。

叛乱的势头被遏制住,再没人去投奔,反倒不断

产生逃兵,又无战心,就被秦良玉打狗一样追着打,一口气光复重庆、遵义,将叛军残余赶出四川境内。

罗象乾的反戈,是西南之役的重大转折点之一。

促使他坚定决心反正的,则是朱燮元的人格魅力。

朱燮元与罗象乾两人之间的事情,在西南也是一方美谈。傅宗龙自然知道两人关系有多亲密,更不会有成人之美早早离去。

找着谈资与朱燮元聊天,大有彻夜长谈,抵足而眠的架势。

罗象乾以公务紧张为由,先行告退,傅宗龙也恍然大悟,连连赔罪多有叨扰,还好心载着罗象乾回山丹卫城。

昏黄羊油灯前,朱燮元含着笑抖开罗象乾送给他的冬装,是一件青蓝色泽为主丝绢长袍,摸着质地,里面不是棉花这种俗物,是蚕丝。

蚕丝填装的被子或衣物,是非常轻便的,还有更好的保暖性能。

颇有些爱不释手,他不在乎吃穿用度,可也架不住这么久的粗茶淡饭,相对寒酸的生活。

拴好门,朱燮元美滋滋饮了一口黄酒,稍稍回味片刻,就迫不及待的将这件价值百金的长袍披上,顿时浑身暖暖,心里暖暖。

上了土炕,朱燮元又脱掉衣服,跑出去给土炕填燃料。

明月悬空,一片银霜,哼着《定军山》小调,朱燮元用锄头掏出炕洞灰烬,将炕洞旁的背篓倾倒,一枚枚圆滚滚晒干的马粪疙瘩让他推进去,抓来一把白茅草塞在炕洞里,从炕洞上方窗台倒扣的破碗下面取出一包火柴。

握着火柴在锄头上一划,火苗嗤嗤窜起赶紧塞入炕洞,点燃白茅草后,朱燮元用一块石头堵住烟熏导致黑漆漆的炕洞。

起身,捶着背才缓缓回到土屋,拴好门,爬上火炕摆好炕桌,在羊油灯前,研墨书写奏对。

奏对是各种针对时弊的处理备案,想到什么写什

么是一种积累,保不齐什么时候就能用上。

相对于被洗的各处,朱燮元的情况不严重。上面只是将他本人流放,妻妾子女都没受影响,连官籍都没削,属于最轻的一种处罚。

所以朱燮元还存有返回中枢的念头,感觉眼前的一切只是暂时的,作为一个资深大胖子,他对什么都看的很开。

处在这荒僻地,朱燮元也没有成为瞎子、聋子,每月的两份邸报,与积累的报纸都会从傅宗龙那里流到朱燮元这里,所以他的信息始终与朝廷官员保持着同步,没有与主流时势脱节。

第二日,朱燮元在一片鸡叫声中起床,先喂了鸡,从鸡窝掏出七枚鸡蛋回到土屋开始洗漱,穿上了那套体面的绢袍。

打开衣柜取出一个小坛子,里面是攒下的铜钱,用红线绑成一串串装到袖囊里,今天那帮小家伙又会一起来给他送礼。